——省政协委员王源谈结核病防治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这份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大会发言终于准备好了……昨天晚上,我又有了新想法。”1月17日早上,参加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的省政协常委王源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你不是科技界别的委员吗?不是医药界委员,怎么会用这样的选题作为你的发言题目呢?”面对记者的好奇,王源直言道:“我国结核病相关情况仍十分严重,患者人数居世界第二,其中80%的病人在农村,每年约有13万人因结核病死亡。与此同时,这种病也是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调研中我看到的几个患者很有代表性:凑钱来院治疗,尚未痊愈就没钱治了,只好出院,回乡后又成为感染源。过一段时间后病情严重,只能再返院重新治疗,造成负面影响。”
王源指着桌上的一份材料说,结核病是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其控制工作属于公共卫生范畴。目前治愈结核病人、消灭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流行、消灭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因此结核病治疗单位是结核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目前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住院患者95%以上来自农民和下岗职工。作为服务于弱势群体的结核病专科医院,靠自收自支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
“彻底治愈结核病,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不应只是个人负责,更多的应由公共来买单。”他严肃地说,目前财政补助只占省结核病医院总支出的30%左右,全年职工工资缺口就达700万元,加之设备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发挥好结核病专科医院职能已成为一个艰难的任务。
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保障,“病”怎么能治得彻底。他建议说,有必要把结核病专科医院纳入公共卫生体系统筹进行管理,形成结核病防治并重、共同发展的形势。应出台相关政策,并完善相关制度。如配套的仪器设备、病房和相当规模的床位都是发展结核病专科医院所必备的。建议政府加大对其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例。还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通过贷款、合作等多种渠道,促进专科医院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