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开始,中国医药行业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进入了长时间的调整期,期间,整个医药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至今仍在恢复元气。不过,这次调整对于医药产业而言并不全是坏事——在经历矛盾的集中爆发之后,产业整体完成了一次螺旋式的上升,产业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从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披露的近3年医药行业宏观数据来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集中度都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而最近几年的市场变革,使得一大批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中小企业被淘汰。
另一方面,整个医药产业的源头——药品研发领域也经历了一次疾风骤雨般的洗礼,产品申报低水平重复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主流企业纷纷加快创新药物研究的步伐。研发领域整体思路和观念的转变对于医药行业整体走势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研发领域创新力度的加大,将直接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
可以预见,2008年医药产业升级的步伐仍然不会放慢。从政策层面看,于春节前夕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会进一步促进医药产业升级。
首先,今年SFDA将着力加快实施提高国家药品标准行动计划,今年计划完成2000个品种的药品质量标准修订工作,重点开展并完成中成药部(局)颁标准的修订提高,以及400个高风险的注射剂品种标准的规范提高工作。其次,SFDA明确表示“2008年要严格市场准入,药品经营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做的”。严格企业和产业准入,是今年要解决的食品药品监管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不仅要严格审批产品和新开办企业,还要健全企业的退出机制。
据悉,2006年7月以来,国家和省级药监部门共派出各类检查组1.2万个,共计4.1万多人次开展药品市场秩序整顿。依法收回药品GMP证书157张,吊销经营许可证1210张,取缔无证经营5719家,取缔挂靠经营726家。这些数据表明,医药行业将继续提高准入壁垒,健全退出机制,并将继续减少中间环节,解决用药贵问题。
可见,无论是政策的推力还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今后医药产业升级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但药企对于阻碍产业升级的因素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尽管有政策扶持,新药研发正在转向,但已上市产品标准的提升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行业仍面临众多生产企业依靠低水平的价格手段竞争的局面,这一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第二,目前中国医药市场呈现的多元化格局仍是阻碍产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因素,比如地方保护主义、对于低水平竞争方式的政策引导等(包括以价格因素为主导的各地招标制度);第三,新医改方案的制定仍在路上,现行医疗体制继续制约着第一终端医院市场的透明化健康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制药企业的急功近利,阻碍产业健康发展。鉴于此,今后医药产业的升级过程仍将是在矛盾中的一次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