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看,医药行业的成长性并不输于食品、零售业,甚至会更高。”申银万国医药行业研究员罗鶄日前在深圳举行的医药企业改制上市研讨会上的发言,给到会的诸多拟上市医药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医药改革的背景下,行业整治与规范化、反商业贿赂等措施先后出台,这对医药行业中小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也使得其中部分企业的上市道路变得不平坦。但行业规范亦使医药企业的上市基础变得更扎实,尤其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看,中小医药企业上市前景依然被看好。
医药行业将加速洗牌
目前的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医药政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加强了行业监管,增强了行业壁垒,同时也使得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这从A股市场前20家医药企业的情况可以看出端倪。
受此影响,医药行业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挤压。比如现阶段70%医药产品通过医院系统销售,OTC零售市场只占据30%的市场份额,但未来OTC市场份额将会提升,营销壁垒越来越高,小企业的品牌营销压力将会不断增大。
此外,罗鶄还特别指出,规模小的医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国家强化监管,在药品注册这一环节,中小企业亦有可能被拦截在外。
但另一方面,政府致力于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使得医药行业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加上一些有利因素的刺激,新的市场正在启动。东方富海(OFC)董事长陈玮则认为,创投业非常关注医药业的发展,医药行业与人口、GDP增长相关,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对应,且政策影响下的企业营销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必然带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研究人士亦预计,未来5年内国内医药行业将加速洗牌,会呈现“强者恒强”特征。从这一角度看,医药行业小企业也迫切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尽快做大做强,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格局变化。
做强才能做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医药业整体利润大幅回升,利润率企稳。医药行业刚刚走出行业“冬天”的观点,已成为与会人士的共识。
罗鶄在研讨会上介绍,目前国内化学原料药领域较为平稳;生物制药领域呈现高景气,尤其是在政府加大投入后,市场需求增长很迅速;中成药领域则有一些资质很好的企业,如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等。但在化学制剂领域,国内企业缺乏竞争力,只在中低端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农村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慢性病的发展,是中国药品市场增长的有力驱动因素,基础用药和器械的需求会明显上升。罗鶄则认为,具有定价能力、高估值的创新药企会有较好的生存空间,在创新药以及中药健康消费品、医药分销领域,将有可能出现大市值公司。
对于中小医药类企业而言,在细分市场能有一定作为,上市企业通常借助资本市场获取发展资金,然后逐步走向细分高端。罗鶄提醒与会企业,在国内医药市场,首先是做强,然后才是做大。“如果只定位于制造业务,而不抓新药研发,是没有前途的。”
在平安证券副总裁徐波看来,技术开发、品牌与营销是医药类企业寻求发展的三大支柱,但同时还必须关注市场环境与企业管理问题。他更以早年谋求香港上市的沈阳飞龙为例,要拟上市企业引以为戒。事实上,影响医药企业存亡的各类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如宏观调控所带来的限价令、GMP与GSP改造、原材料涨价等;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农村医药市场启动、城镇居民用药投入增加等有利因素也会产生作用。
规范运作是基础
面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徐波表示,医药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重塑生命周期,以有效延长成熟期,但同时应当关注资本与产业的适应度。
据认为,医药企业的IPO审核要点通常包括销售模式、确认收入问题、应收账款水平高的问题、财务规范问题、医药价格下降的影响、原材料成本及保障、较小固定资产获得较大收益的情况、产品多元化与盈利性的矛盾、药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以及募资项目等问题。
不过,当前医药政策变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使得医药企业的销售模式面临转型要求,进而影响到中小医药企业的IPO路径。但中介机构人士也告诫拟上市企业,不宜急于进行销售模式、经营模式的大调整,因为这一整合有可能导致调整年份费用支出大幅增加,一旦出现亏损情况,由于企业上市需要连续三年盈利记录,故亏损将影响企业IPO的顺利进行。
就会议讨论情况看,医药行业的反商业贿赂、行业整治举措,使得行业内原先的销售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带金销售已被取缔,公司财务账上的白条问题也被监管部门所重点关注。与会企业代表也异常关心收入确认、佣金、财务白条、商业贿赂等敏感问题对企业IPO的影响,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规避这些问题,这类共性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困扰着拟上市企业。
徐波一再强调,企业应当尽可能规范运作,尤其是在财务方面,“财务上若不过关,基本上没有上市的可能。”陈玮也表示,有市场、有盈利模式、运作比较规范的医药类企业,是创投企业最青睐的投资对象。事实上,医药政策的变化正带来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运作,亦使得中小医药企业改制上市的基础更为扎实。 (吴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