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耕时,化肥价格市场化问题又被提上日程。
作为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国家对化肥市场的监管从来就没有放松过。从 1982年以前的统购统销,到1988年的“专营”、1992年的“一主两辅”、1994年的“二级批发一级零售”,以及1998年至今的企业自主经营与政府限价销售、政策调控与加强监管并存的管理模式,可以说,化肥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国内所有产品中改革速度最慢的,足可看出国家对此的谨慎和犹豫不决,大有 “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态。
但“春风”总是要度过“玉门关”的。2005年发改委出台了《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并拟定于2006年年底正式出台该《方案》。这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我国化肥价格完全放开的标志。但是,时隔两年,正式的《方案》仍未出台,从而给化肥价格市场化留下了诸多悬念,也引起了人们对国内化肥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种种猜想。《方案》为何迟迟没有出台?迟滞化肥价格市场化的原因到底在哪?我国化肥价格离完全市场化还有多远?
两头都放开 就剩中间
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健全的情况下,化肥限价政策漏洞百出。
第一,化肥生产所需的上游产品,如煤炭、磷矿石、硫黄等能源与资源价格均已放开,实行了市场调节价。化肥终端用户农民手中的粮食、棉花、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价格也完全放开并由市场定价。唯独没有放开作为中间环节的化肥价格。化肥生产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价格并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因而过着 “两头受气”的日子,反过来减少了化肥生产与供应,加剧了国内化肥的供需矛盾。
第二,由于不同原料化肥企业享受的政策优惠不一,投资结构、工艺路线不同,统一限价造成化肥企业间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比如,由于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煤头化肥企业近几年的原料成本随煤价上涨而持续增加。而气头化肥企业由于享受国家优惠气价政策,原料成本并未随市场调节,近几年的成本增加并不明显。如果一家企业全部采用计划内天然气生产化肥,其尿素成本比煤头化肥企业至少低300多元/吨,而出厂价却人为地被要求与煤头企业一样。
第三,国内化肥生产与经营企业布局分散。尤其是经营企业,既有国家及省级农资公司,又有农业“三站”、生产企业,还有数以万计的基层批发和零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这使得监管工作异常困难。政府部门往往只能限制化肥出厂价,却很难限住转到农民手中的零售价。
第四,国家对化肥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无法落到实处。比如,国家给予化肥的优惠铁路运输政策,由于铁路运力吃紧,车皮难以保证,不少企业根本无法享受,不得已只能通过高昂的公路运输来完成化肥运输任务。再比如,国家给予化肥生产的优惠天然气,由于其价格较工业用气价格低一半以上,比民用和车用天然气价格低得更多,天然气供应企业虽然不敢明着违背国家政策,却以种种理由采取限供、少供甚至直接“断气”的方式,迫使众多气头化肥企业要么“忍饥挨饿”长年低负荷生产,要么购买高价气维持生产。
两头都担心 只好耗着
然而,时至今日,不仅《方案》未能如期出台,反而,国家对化肥价格监管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两种担心导致《方案》难以出台。”这是记者调查中大多数业内人士的看法。
一是担心取消优惠政策后,不少化肥企业将难以为继。目前化肥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尿素产品免征增值税、中小化肥企业优惠电价、气头化肥企业优惠天然气、化肥铁路运输优惠和免征铁路建设基金等。全行业每年获得的优惠约160亿元,折合吨产品获得国家优惠50~150元。如果取消优惠电价,中小化肥企业的电力成本将大幅增加,合成氨电力成本将增加200~300元/吨;如果取消铁路运价优惠和免征铁路建设基金优惠,化肥运输成本将增加0.04元/吨 ? 千米;如果取消尿素免征增值税优惠,吨尿素将减利100元。仅此3项,就足以令整个化肥产业,尤其是氮肥产业“伤筋动骨”,相当数量的中小化肥企业将难以为继。而如果再取消化肥生产优惠天然气政策,气头化肥企业的天然气成本将增加一倍,尿素仅原料成本就将超过1000元/吨,产品完全成本较现在增加 300 多元/吨,绝大多数气头化肥企业将因成本压力过大不得不减产或停产。目前气头化肥企业产能占全国合成氨产能的1/5。气头化肥企业一旦“趴下”,众多中小化肥企业再难以为继,国内化肥产量将会骤然减少,市场将由现在的供大于求变为产不足需、供不应求,甚至要依赖进口化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二是担心化肥价格放开后,农民无法承受。化肥价格放开后,化肥企业将完全根据成本、利润和市场变化自主调节化肥产品的价格。虽然影响化肥价格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两个:一是成本,二是供需状况。就成本而言,由于煤、电、油、运、气、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安全环保等费用的持续增长,化肥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已经成为事实并将持续。而就供需状况而言,如前所述,取消优惠政策后,由于不少化肥企业因难以为继而纷纷改产、减产或停产,将会使国内化肥产量骤然减少。从全球范围看,由于国际谷物类粮食和油料价格的上涨推动化肥需求量持续增长,以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由于环境保护考虑正在减少化肥产能和产量,硫、磷、钾资源的全球性供应不足和短缺,全球化肥因需求增长大于产能增长而出现供不应求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一旦化肥价格完全放开,化肥价格必然会在成本刚性增长和需求趋旺的带动下,高位运行或持续上涨。有关人士担心届时诸多惠农政策会因此泡汤,农民甚至会因买不起化肥而放弃种植,影响粮食生产。
至于通过对农民直补的办法弥补化肥涨价损失的设想,有关人士也担心实施难度很大。怎么补?补多少?能否补到位?农民是否把补贴的资金用于购买化肥?即便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补得少了,农民不满意;补得太多,又将增加财政负担。比如一亩地补贴50元,对农民而言并不很起眼,也就是一天打工的工钱,但对国家而言,每年就要拿出1000亿~1500亿元化肥补贴资金。
突遇冰雪天 不放反收
在支农问题上,谁也不敢拿一个没有把握的设想去试验。加之去年四季度国内化肥出口量大增,今年南方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造成国内化肥供应量减少,正在进行灾后重建的全国各地农民无力承受高价化肥。因此,国家不仅未出台已酝酿了两年多的《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彻底放开化肥价格,反而连续出台政策,限制化肥出口,扩大限价范围,加大了对价格违规行为和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对化肥价格市场化的两种担心依然存在,国家短期内不可能出台《方案》。但从长远看,放开化肥价格已是大势所趋。在化肥价格没有完全放开前,陕西省今年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限价加补贴生产企业的做法也许为化肥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为保证春耕期间化肥供应充足,肥价稳定,日前,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启用了政府价格调节基金,对省内两家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在实施化肥出厂限价政策的同时,根据企业成本增加与限价政策影响的情况,给予适当补贴。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化肥价格可以继续在政府限价和农民可承受的范围内运行,不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生产成本实际增加和因限价受损的情况酌情给予补贴,可使企业免受“一个萝卜两头切”之苦。更重要的是,相对于补贴农民而言,补贴企业和限制肥价的关系更紧密,理由更充分,操作性也更强,补贴资金更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