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随着金融海啸向实体经济转移,船舶制造业已经感受到“寒冬”的到来。受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航运市场的低迷和金融环境的恶化导致船舶制造行业面临接船难、交船难和资金周转难三大难题。

  三大难题困扰船舶制造业

  据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冲击是从去年9月开始陆续显现的,因此2008年船舶工业的整体经营业绩并不差。2008年沪东中华全年完成交船21艘127.8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24.39亿元,同比增长34.1%,完成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9.7%。

  然而,2008年底至今,沪东中华几乎没有接到新船订单,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介绍,2009年上半年接到新订单的数量将十分有限,预计2009年下半年才陆续会有成交出现。

  接船难的问题不只出现在沪东中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初步分析,预计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仅为2000万-30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8.4%-65.6%。

  同时,尽管沪东中华的手持订单已经排到了2012年,并且2009年的生产任务仍然居高不下,预计将实现24艘178万吨的造船量,完成工业总产值125亿元,营业收入114亿元,但是交船难的问题已不容忽视。

  据沪东中华介绍,在航运市场较为旺盛的时期,即使船舶存在瑕疵也能够顺利交船,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船东往往会提出种种苛刻要求,延缓交船或撤单。

  相比于接船难和交船难,公司最担心的是资金问题。王勇说,船企最大的困难还在于资金流转问题。目前,公司接到的订单都是3年以后的船,要靠船东的预付款维持资金周转,如果公司持续接不到新船订单,资金链断裂,将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资金流转出现问题,公司必然要向银行借贷,这样一来又增加了贷款成本。因此,在企业风险防范计划中,预防财务风险是第一位的。

  市场低迷、金融恶化双重打击

  造船业依赖航运业,航运业依赖进出口贸易和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直接影响到航运经济的景气度,2008年,亚欧航线、地中海航线、北美航线等缺乏货量支撑,纷纷出现运力过剩的现象。不少船公司纷纷缩减航线,更换船型,降低运价以维持运营,航运市场景气度降低直接影响到船舶需求量。

  2008年,反映国际干散货运输景气程度的BDI指数由5月份的11793点的高位一路跌到12月份的年内最低位663点,在历史中颇为罕见。同时,油轮和集装箱运输市场也十分惨淡。其中,集装箱运输受到的冲击最大,欧洲和美国航线货量和运价直线下滑。尽管近日在铁矿石运输和运力缩减的带动下,BDI指数呈现强势反弹,但是航运市场整体低迷的态势没有改变。

  影响船舶制造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金融环境的恶化。笔者从沪东中华了解到,船东买船的资金中有60%是向银行借贷的,而银行的倒闭或惜贷直接导致船东不能下单。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供大于求的船舶市场使得韩国、日本和中国三大造船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抢到订单,就要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而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最大优势还在于价格优势。

  沪东中华介绍,预计2009年船价会下调30%-40%,然而,与此同时,钢材等原材料成本仍在上升,人工成本长期来看也呈现上升趋势,此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还在继续,因此,船舶制造企业的经营压力很大。

  振兴必先经过行业调整

  从2004年开始,船舶制造业十分兴旺,造船订单排到2009年至2010年,兴旺的船舶市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涌向船舶制造行业,其中不乏资质较差、规模较小的船舶制造企业。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造船业产能超过6000万吨,已经超过了实际需求量,属于产能过剩。

  同时,我国造船工业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国造船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表示,我国造船行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船舶设计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刚刚起步研究,有些处于空白落后状态。船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船型和技术储备,船舶建造综合技术水平与世界一流船厂差距明显。并且,我国船企的生产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船厂仍有较大差距。人均造船产量为日韩的1/4至1/3,每修船总吨共消耗工时为日韩的3倍左右。

  此轮金融危机给造船行业带来的经营困难,必将带来造船业落后产能的淘汰、生产能力的集中和管理、研发、营销能力的提高等。

  王勇表示,危机中蕴含潜在的机遇,当前正是企业苦练内功,提高生产和经营能力的好时机。沪东中华将继续加强生产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多点开花”,拓宽国内外的营销渠道。

  对于兼并重组问题,王勇表示,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的造船行业如今应对风险的能力已经得到显著提高,面对行业重组问题将更加谨慎并有全局观。企业的扩张和投资要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