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造”为时尚早,应提倡“卓越制造”。

记者:您参与的中法学术团队在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调研,主要是围绕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王华:这个调查团队是由中国和法国十多位学者共同组成的,包括巴黎索邦大学、里昂第三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财大和中国社科院等,我代表法国马赛商学院。我们的研究题目是"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

我们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到车间的访问,和高管的交流等,聚焦两个产业领域,一个是汽车零部件领域,一个是纺织业领域。我们连续花了两年时间调研,今年年底就要着手撰写,明年推出调查报告。

多元化的团队组合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切入,比如外国学者更关注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对西方企业的冲击,到底是竞争还是互补的态势。而中国的教授更多地会关心中国企业到底能不能真正地融入到全球供应链体系当中,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不同的学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深度研究。例如,有几位学者在研究政府的配套政策,看现行政策下企业是否真正受益。在中观层面,产业的升级,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态势也非常重要。在微观层面,中国企业的企业家背景、研发人才与资金投入、市场营销能力、综合成本控制能力等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所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从国内和国外的角度,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中国融入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创新力,是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

记者:您现在研究的结果与当初的预判有没有什么不同,从现有掌握的资料看,调研有哪些初步结论?

王华: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媒体上的悲观论调和乐观的论调混杂在一起。另外,从中国的舆论导向层面看,2007年的大国崛起论等呼吁"中国制造"要变成"中国创造",我感觉是走得有点太快了。在产业升级的问题上,即使政府不加以推动,每个企业也有内在动因去往附加值更大的产业链环节发展,最终实现一个产业在一个国家的升级换代。宏观调控应该做的,只是创造更加有利于这种升级调整的制度条件,减少市场扭曲。但如果想人为地提速这个产业升级过程,试图拔苗助长,结果就是适得其反,因为内在的自然经济规律是难以违背的。正如吴敬琏教授讲的强政府和弱企业的关系。由于中国的地方政府拥有了很多本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因此,他们认为能够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例如税收优惠政策),调动资源(例如资金和土地)来促进经济,并在若干年内实现本管辖范围内的产业升级。这种"大跃进"似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调整往往会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很简单的一个问题,2008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倒闭的上万家企业都是出口导向型、并出口美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吗?

在"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个过程中应该还有一个“卓越制造”的过程,而且(转变)应该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至少还要持续十到十五年。事实上,我们内部的研究团队并没有提"中国卓越制造"这个概念,我本人想要从这个视角来讲,是因为在比较了优劣企业之后,我发现,尽管很多企业家把自己的实体称为"公司"或"集团",但实际上只不过是"生产车间"或生产车间的集合,他们更多地仍是低成本制造。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或集团还有很长的路。很多管理者只是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连综合成本控制也都停留在模糊的概念上。所以,从这个现实状况来看,中国的中小型公司的企业家或高管仅是生产厂长或车间主任,他们也需要转换角色。
记者:“卓越制造”和一般制造之间的明显区别是什么?

王华:“卓越制造”体现的是人和机器及材料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实现最终产品的高品质、低成本和稳定性。这也是生产型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高效管理的结果。中国的“卓越制造”是个多方位来衡量的问题。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公司访问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中国公司认为在短期内,减少废品率和稳定产品质量会是解决目前成本压力的有效措施。同时,56%的公司选择了改进生产流程,46%的公司选择了供应商与客户合作关系的改善。非常有意思的是,上述公司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成本压力问题,52%的公司将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加强作为降低成本的首选之道,其次是分析综合的成本解决方案和生产流程的改善(均为48%),再次是管理水平的提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从粗放型的制造到“卓越制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刚才的讨论是从厂商的角度来谈的。现在,让我们再将角度切换到消费者的一端来看中国卓越制造。当我们看到Madein France,Madein Germany,Madein Japan的工业产品和消费品时,自然会联想到产品的高性能与品质。因此,如果工业产品或消费品摆脱了低成本等同于低品质的烙印,向“卓越制造”的转变就已经发生了。品质是产品的生命,这句话说了很多年了,但是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未必真正领会,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因此,就出现了中国月饼式的产品-外表豪华包装,内在品质表里不一。如果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走这样的月饼路线,不在卓越制造上下功夫,单纯地学习西方的营销技巧,来换汤不换药地出售产品,这样的企业和产品是不可能有持续性的发展的。中国某些自主品牌的中级轿车在海外市场上似乎就在走入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