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河南两家驻京联络处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贵州茅台酒”。发现酒味不对后,他们将销售假酒的人员举报到工商部门。记者昨天获悉,经初步调查,西城工商分局确认这批茅台酒为假酒,并联合警方拘捕了3名涉嫌销售假茅台酒的人员。

驻京办买到假茅台了,有人说你活该,谁让你不撤呢?不然,哪来此般风险。于是,这一闹剧似乎又为驻外办的撤销加了一层筹码。这段时间,自从山东潍坊撤销11家驻外办事处之后,舆论在叫好的同时,也难免产生举一反三的联想。目前,只在北京,各种驻京机构就超过一万家。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驻京办每年的经费保守地按100万元计算,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全部经费就在100亿元以上。如果再算上北京以外的驻外办,这在非常时期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财政“节流”。

但在这个问题上,专家与我们一样很傻很天真。这些道理和小算盘,地方政府未必不知。花的是财政钱,在很多地方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下,未必不会心疼。有几个小细节值得我们反思:一是潍坊市撤销驻外办事处的事,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办得很低调”,好事何须办得低调?二是河南两家驻京办买的777瓶假茅台都是用来招待哪些客人的?再问得深一点:既然大家都觉得撤销是好事,为什么其他驻外办不见动静,还赶着买好酒?

市场经济,凡事都讲究个投资收益率。地方政府其实也是理性经济人,在驻外办这件事上,不能只算成本,还得看收益。还记得4万亿拉内需项目刚敲定的时候,发改委“门庭若市”的报道吧。据说,发改委附近的“内需”率先被拉动了起来,附近的酒店、餐馆爆满,一个泊车位都难求。畅销书《驻京办主任》其实早给了我们答案:资金、项目是面向全国的,凭什么给你不给他?这其中难道没有人情、面子等需要跑跑的因素?看吧,此时驻外办就显示出了价值:一来有个据点,不至于去办事的时候还“颠沛流离”;二来混个脸儿熟,排队的时候还可以捞个VIP;三来有信息优势,掌握第一手资讯,知根知底。如此一算,777瓶茅台算什么?如果能把项目资助金“驻”回来,收益可能就是7777瓶茅台、甚至更大的价值。孰轻孰重,不妨掂量掂量。

说到底,驻外办的存在,只是回应了行政环节客观存在的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名堂多,隐蔽性强,摆不上台面,却又无从规避,最后成了地方政府不得不承担的“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