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天天面对的问题。苏丹红、瘦肉精、毒豆腐、三聚氰胺……让人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在重新审视食品行业的同时,除了强烈呼吁加强政府职能,建立完善的治理机构,增强对食品企业的法制监管,更应该从自我做起,增强食品安全、打假意识,杜绝假冒伪劣食品的繁衍,让假冒伪劣食品没有市场,无法生存。

最近,成都市食品商会副会长、成都派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良再次呼吁:食品企业应该自觉生产营养健康的食品,绝不能生产假冒伪劣的食品坑害消费者;消费者也应该自觉购买营养健康的食品,抵制假冒伪劣食品;这样企业遵纪守法,消费者坚决抵制,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真正让假冒伪劣食品无处容身。

假冒伪劣食品祸国殃民

假冒伪劣食品在损害行业利益的同时,更是严重损害了食品行业的信誉,伤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并进一步损害民族文化,说其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以蒲江米花糖为例,它的雏形出现在秦汉,后来经历了多次改良和创新,盛于唐宋,精于明清,终于在现代形成了川蒲米花糖品牌:色泽白嫩光鲜,口感酥脆,味道香甜。多少年来,既是平民百姓的美食,也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逸士。品尝川蒲米花糖,不光是在品味香酥的美食,更是在品味蜀地灿烂的文化。而假冒伪劣米花糖则完全破坏这种文化的积淀,将品味变成唾弃,如果任由其泛滥,数千年的蜀地文明就很有可能葬送在貌似物美价廉的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经营者手里。

陈贵良透露,从1990年到1993年,米花糖仿冒成风,一个小小的蒲江县就有200多家生产米花糖的厂家,大家都打着蒲江米花糖的牌子,价格一家比一家低,形成了纯正价高的正宗蒲江米花糖无人问津,而假冒伪劣的低价米花糖却一抢而空的局面;然而,当挑剔的消费者品尝到米花糖的口感越来越差的时候,就不再购买价位低廉的米花糖了。而仿冒跟风的厂家在赚得金银满盆的时候却立即见风使舵,又转战方向,去假冒生产别的食品去了,留下的却是一片混乱的米花糖市场和面临着倒闭的正规生产厂家,所以在1995到1997年春天,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蒲江米花糖就在假冒伪劣产品的围攻下,几乎从人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其后,经过派立食品数年艰苦的努力,蒲江米花糖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以崭新的面貌遍布大江南北,并且成为中国糕点行业内率先获准产品在日本销售的企业,相继销售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

假冒伪劣食品

在原材料和加工方式上作假

陈贵良认为,假冒伪劣食品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选择,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假冒伪劣食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上市之后,低廉的价格是他们在同类食品中最有利的竞争优势,而一些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货比三家的结果,往往选择了价格比较低的食品。当消费者的购买越来越多的时候,假冒伪劣食品的市场就越来越大。或许刚一开始不法商人还小心翼翼地在某些市场蜻蜓点水式的推销假冒伪劣食品,但到了这类食品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冠冕堂皇地在各大商场招摇过市了。

陈贵良表示,一样的产品,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尽管在价格上会有差异,但都不会相差太远,因为他们的原材料和加工方式大同小异,如果价格过低,就意味着亏本,亏本的生意是没有人做的,除非它在原材料和加工方式上作假。比如米花糖和蛋苕酥,正宗的蒲江米花糖选购优质的糯米做为原材料,经浸泡、蒸煮、摊晾、烘干、膨化等几十道工序生产而成;蛋苕酥更是以蒲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来的红薯做为原材料,洗净去皮蒸煮后与糯米经混合、成型、烘干等工艺生产而成。而假冒伪劣的米花糖则是用大米直接膨化后添加香精和饴糖而成;而蛋苕酥的制作更是简单,简单到蛋苕酥里根本就不含红薯,直接用白面粉代替糯米加黄色素而成,这些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米花糖、蛋苕酥进入市场后,以低廉的价格讨得一些淘便宜的消费者的购买。

不贪小便宜

让假冒伪劣食品无处容身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假冒伪劣食品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全力肃清。只要我们增强抵制意识,不贪图小便宜,假冒伪劣食品没有消费者,也就没有了市场,无人消费,也就无利可图,那些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敢于冒天下之大不违,无视法纪,坑害消费者的商人也就只有灰溜溜的落慌而逃了。

陈贵良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蒲江米花糖、蛋苕酥时要认准川蒲牌,千万不要只看价格,不重品质;假冒伪劣的米花糖、蛋苕酥不仅与正宗的川蒲牌在包装和色泽上有很大区别,在口感上更是差得太远,吃后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吃后,可能引起一些旧病复发,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陈贵良表示,现在有很多小作坊也在生产米花糖和蛋苕酥,但是他们的技术和工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派立食品制作的米花糖、蛋苕酥的技术和工艺居于国际前沿,派立欢迎同时也希望与同行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把蒲江米花糖、蛋苕酥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