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无论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无论是实施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改善人民生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信息化。 长期以来,农村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在国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战略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农业、农民的信息化,既是一项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政治工程、和谐工程,又是一项备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 在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肩负起了城乡信息化建设的重任,其中政府是龙头,企业是核心力量。十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缩小了数字鸿沟。 上网工程全面推进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巨资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政府是一国全部社会活动的中心和核心调节力量,只有政府充分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直接带来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政府信息化,就没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工程将成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最终实现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的龙头。我国政府在加速电子政府建设的同时,鼓励企业和家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积极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鼓励提高其网络化的程度。到2006年,互联网用户达到1.32亿户,宽带用户达到7700万户。 电话普及加速 2000年以来,我国电话用户大约每年新增1亿户。2006年年底,我国电话用户达到8.3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7亿户,普及率达到28.3%。移动电话用户4.6亿户,普及率达到35.2%。手机短信业务量4296.7亿条,同比增长41.04%。有24个省份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已经在农民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手机4.3部,而到2004年底,增长到34.7部,2005年底达到40部,5年间增长近10倍。这是农民使用的各种信息工具中增幅最大的一项。 “村通工程”热火朝天 从2004年1月份起,信息产业部组织各大电信运营商全面启动“村村通电话”工程,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通信发展滞后的问题,目标是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末基本实现全国“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短效机制,即指定电信运营商分片包干,承担普遍服务义务,一种是长效机制,即通过政府补贴,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2006年底,全国已经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话工程”已覆盖全国98.85%的行政村,今后将向条件更为艰苦的“自然村”延伸。 科技部力推“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 2002年10月,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的共同支持和相互配合下,科技部“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是国家缩小“信息鸿沟”整体努力的一部分,是科技部从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角度缩小“信息鸿沟”的行动计划。2004年11月,新疆承担的“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项目《基于国产Linux系统的综合资源应用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通过了正式验收。该课题的实施,实现了基于Linux的、跨平台的、安全的政府分布式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完成了新疆自治区及其职能部门、地州、县市等7个政府公众信息网站的应用示范。 广播电视广覆盖 在信息传播中,广播电视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传播方式,是全国广大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实现方式。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998年正式启动,截至2005年底,广播电视网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行政村以及8.6万个自然村。同时电视机终端价格的持续大幅下降,使其成为农民家庭的基本电器配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每百户农民拥有101.7台电视,2004年底上升到113台。 社区信息化初见成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在服务平台、网络架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措施与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社会信息化的功能已初见成效。2005年,很多地方在社区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条块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效益明显的典型,在改善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满足老百姓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火爆发展难掩隐忧
从我国城乡间的信息化程度比较看,农村成了“数字边缘化”地区。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城乡居民获得信息公共服务机会悬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数字鸿沟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面临“三农”问题的困扰,城乡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差——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生活差别、教育差距、身份差别等,我国面临的城乡数字鸿沟更严重。 我国城乡的数字鸿沟首先表现为城乡信息设备装备和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差距。相对于2001~2004年间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每年以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农村固定电话发展相对滞后,且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开始呈下降的趋势。2002年、2003年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率分别为14.6%、16.9%,2004年降至10.8%;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占固定电话用户数的比重也逐年下降,2002年为37.9%,2003年为36.6%,2004年降至34.9%。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它会对国家和各行政区域未来的社会协调发展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城乡数字鸿沟还表现在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上。如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差2.79倍,2002年上升为3.1倍,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 农村基础建设滞后 农村信息化发展缓慢是当前无法回避的事实。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内容缺乏、服务手段陈旧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省至今还有18%的行政村不通电话。就拿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成都市来说,农村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不到3台,而2002年北京、上海郊区每百户农户计算机拥有量就已达到15台。近年来尽管加大了对农村和农民的倾斜力度,但信息支农的规模较小,模式单一,办法不多。农村信息化建设队伍极不稳定,信息化人才极其缺乏。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经过近年的发展,在绝对数量上已经不少,但是体系依然不太健全。目前普遍建立农业信息网站的只到省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还有17%的地级、超过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未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在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仅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从全国范围看,省、地(市)、县、乡四级网络全线贯通的省区市还非常少。 信息内容开发粗放 在信息内容方面,由于刚刚起步,我国农业信息内容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信息资源分散。我国农业网站尽管体系已经建立,基本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占全国网站总数的比例偏小。二是信息内容重复。除了一些有影响的国家级和省级网站外,一些地方性的网站建设水平还不够高,一家有的内容多家都有,甚至栏目的设置也都差不多。三是信息时效性差。信息对时效性的要求比较强,而目前农业网站过时的信息较多,缺乏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时刻发表的信息,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网站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信息内容单调,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低,用户得不到有效的信息,重复访问率和页面点击率低。 互联网普及和应用程度低 互联网作为大多数城里人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在农村应用得却很少。长期以来,受农民文化素质低、支付能力低等限制,农村的网络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非常低,绝大部分农民不懂电脑操作,在一些乡、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服务体系基本上还是空白。2004年底,每百户农民家庭仅有1.9台电脑,而用来上网的则更少。我国网络普及和应用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农林牧副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仅占用户总数的0.76%,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城市网络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但农民对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是迫切的。在四川、河南,尝到信息致富甜头的农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农村基层干部也对网络有着渴求,一半以上的人都希望购置电脑、学习电脑。 “信息孤岛”浪费资源 “信息孤岛”是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划,重新建、轻共享、难整合的问题尤其突出。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很多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有的部门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和安全性,纷纷建设自己独立的网络体系。有的企业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必要的认识,把信息化等同于电脑化、无纸化,即使建立了企业局域网,却不能很好地与互联网联通,利用效率极差。这些“信息孤岛”的存在,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 城乡信息化需协调发展 城乡信息化发展中的差距,亦即数字鸿沟,其危害将波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从政府参与和社会参与两个途径来认识和填平城乡数字鸿沟。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取具体措施以实现城乡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准确定位国家战略 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与国情密不可分的,但定位必须恰当。制定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目的是抓住信息化机遇,使信息化本身走一条科学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服务。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首先要认识现状和基础条件,分析国际国内技术、产业、应用的趋势,总结过去几十年的成绩、经验、问题和教训,分析各个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保障措施。总的来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二○○六——二○二○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追赶型战略,还不是赶超型战略。当前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位置,近五六年来,我国信息化全球排名没有上升。尽管不少人会感觉这些年信息化抓得很紧,发展很快,但是放在国际上一比,不少国家比我国发展得更快。到2020年,我国希望整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或领先位置,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领先水平,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是确定战略目标的基本思路。 提高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普及水平 由于在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信息设施和提供信息服务成本高、收益低,依靠企业行为无法实现普及目的,所以我国应通过国家财政的方式介入。国家财政可以两种形式介入:一是补贴电信企业,用以降低企业成本,或直接补贴给农民用做信息相关支出;二是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政策的项目范围内,这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另外,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对电信运营商规定了普遍服务义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口密度低地区的电信普及。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企业规模小,无力独立承担该项义务,可以采取国家设立普遍接入基金,由国家财政、电信企业和社会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共同筹集资金,对于部分电信发展落后而且发展前景不好的地区实行电信投资补贴的变通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电信领域之外的信息基础设施。 做好信息化普遍服务 要抓住农村信息化这个重点和难点,从保障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入手,落实信息化普遍服务原则。国家应加快立法步伐,把普遍服务纳入到《电信法》中,保证弱势群体信息需求。全国共有乡镇4.62万个,行政村73.27余万个,自然村500多万个,乡村人口8亿,占总人口的63.91%,按4口之家估算有2亿家。要想实现“家家通”电话目标,就像人体毛细血管与主干血管之比约140倍一样,我国还需铺设有线本地环路的缆线长度上千万公里。无线接入应用被认为是当今电信基础设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革新。在陆地通信业务中,特别强调无线接入应用,作为提供快速且经济的电信业务的方式。为在新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电信普遍服务必须先行,无线接入是克服电信普遍服务瓶颈的最佳技术途径。另外,在组织管理上,由政府和电信部门联合成立各级农村通信开发领导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使工作落到实处。 政府勇当推动者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弱势群体,受当地经济条件和自然生存环境的制约,他们是被排除在整个社会信息化范围之外的。政府首先要领导农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缩小农村数字鸿沟的前提所在。 要在国家层次上研究政府部门推动农业信息需求、提高农民利用信息能力。为了确保“信息质量”这个有效服务“三农”的生命线,正确引导区域内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运作的发展,农业部门必须克服困难,配备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科技人员队伍,为信息的来源和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加大整合力度 要以推进“三网融合”为重点和突破口,创新运行机制,对自成体系、标准不一、互不兼容的纵向业务应用网络进行充分整合,实现网络平台资源共享,不允许再搞单向独立的封闭式网络。要加大对政务系统信息资源整合,建立数据交换标准,以打造好中央和省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为重要载体,突破部门之间与地区之间的纵横限制,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形成整体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行阳光政务。要加大资源应用整合,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要求,搞好规划建设,促进公务内网、外网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与政府跨部门协同应用,以党务政务工作的信息化示范,带动和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加快小城镇和社区信息化进程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而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结合点,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单元。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一方面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一方面通信需求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消弥城乡“数字鸿沟”。 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应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公共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整合多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政府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协调、指导、推动、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上,制定规划,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协调制定和实施标准化;试点、示范,教育、培训、宣传、普及,电子政务服务监管等方面。以居民家庭为核心组成的社区是构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单元组织之一,它的网络化为重新构造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一切都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都离不开政府的强势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