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机床生产厂,20年前研发部门技术人员70多名,到如今只有2人,员工感叹:别说今后5年的产品,就连20年前的机床,现在也造不出。为何?制造业高级人才面临严重断层。
昨天,市政协关于制造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委员们指出,作为有百年辉煌的工业城市,上海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中很可能陷入这样一种困境:10年内,制造业将出现高级人才严重短缺的“饥荒”。
“鼓励高校“啃硬骨头”
当前,不少高等学校一窝蜂开设经管、工商、法律类专业,而本市急需的动力能源、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机械电气这些传统专业却乏人问津。全市数十所民办高校中,甚至找不到一家自愿开设工科专业的。
高校对“硬专业和重专业”缺乏积极性,许晓鸣委员分析,生均培养成本是原因之一。由于理工科专业需要实验设备、场地和材料,平均投入成本大大高于经管专业和文科专业。以费用计算,工科专业和经管专业比为9∶1;以所需场地计算,工科专业和经管专业比为3.6∶1。虽然在高校专项经费的投入上,工科力度一般是文科的一倍或更多。但依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对高校的评估标准单一,也造成学校不愿去“啃硬骨头”。祁学银委员提出,现在不少技术类专科学校纷纷“变身”成为综合类大学,硬专业减少了,软专业增加了。因为职能部门还是拿着复旦、交大等综合大学的标准去考核专业类学校,这在客观上激发了学校求全不求专的情绪。委员建议,可在高校基本认证标准的基础上,推出各个专业类学校的认证标准。
“非白领不做”观念要变
制造业高级人才短缺,不仅是学校专业设置的问题。
一位委员举了个例子:某知名理工类大学自动化专业,仅10%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相关专业,该校校长为此感慨,“不管是学航空航天还是学造原子弹,毕业时一个会计事务所一来招聘,全走了。”
现有工科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为什么大部分不愿留在本专业?凤懋伦委员认为,中国长期以来“重文轻工”的想法没有彻底改变,就业时不少家长和学生坚持“非白领不做,非外企不干,非写字楼不呆”。
事实上,社会舆论也是现有情况的一种反映。委员们分析,不少年轻人心中,在生产一线工作和“没前途”划上等号。而在德国等制造业强国,高级技工的各种待遇不比公务员差,甚至相当于大学教授。委员提出,要从根本上留住制造业人才,必须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两方面提高人才的待遇,让一线岗位成为就业市场上真正的“金字招牌”。
导读:上海一家机床生产厂,20年前研发部门技术人员70多名,到如今只有2人,员工感叹:别说今后5年的产品,就连20年前的机床,现在也造不出。为何?制造业高级人才面临严重断层。 昨天,市政协关于制造业高级人才培养的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