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与挑战; 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社会化生产与地域资源优势的整合,给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正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中国企业,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尤其是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将在同等的条件下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必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 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生产活动封闭、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再加上规模经济效益不佳,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 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是品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竞争。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全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共识。由于质量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基础、最根本的要素,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和客户无限的需求和愿望,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使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许多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对手差异化竞争的日趋缩小,对企业质量管理结构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带来新的革命。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企业质量管理流程、整合企业资源、实现质量信息的迅速传递和响应,实现质量管理的协同运作和质量数据的科学分析,推进企业技术改进和品牌提升,已经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近几年,许多企业摸着石头过河,在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主要分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管理。设计数字化技术是制造业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效益最明显的领域。企业通过CAD、CAM、CAPP等软件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产品数据管理(PDM)乃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的建设,为全面提高企业系统性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通过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企业办公管理和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尤其是对企业进、销、存等主要管理业务过程和财务系统进行了重点地建设。 众所周知,研发系统、生产系统和质量系统构成了企业管理的三大系统。质量系统作为研发和生产过程的监督和质量保障,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质量第一、以质量为生命成为许多企业的经营方针。然而在企业信息化的今天,质量管理信息化的薄弱已经严重地与其他系统的发展失衡,主要质量管理过程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的缺失和质量信息孤岛的存在已经使企业的质量部门在信息化的平台上无法与其他部门对话。研究和开发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质量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质量管理,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现状分析 (一)质量管理理论、方法的应用; 自从上个世纪初,质量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论在我国企业中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客观地评价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基本上大多仍然停留在以检验控制为主的质量管理阶段。 检验把关仍然是许多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鉴于检验过程人的因素的不稳定性,使得质量控制的严格性和有效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由于制造过程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和产品质量参数的高精度要求,是传统的检验过程管理所难以胜任的。没有系统化平台的辅助和监控,给检验过程的质量打了不少的折扣。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的推广使企业的预防质量管理成为了可能。通过对关键质量参数和关键工序的样本采集和统计分析,利用控制图原理识别过程的异常,通过对异常的消除最终达到全稳生产线,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监控,达到预防不合格、提高生产合格率的目的。然而统计技术的复杂性给该技术的普及造成了障碍。许多企业技术人员由于对控制图原理的理解不到位,在应用上存在许多误区。传统的手工离线的数据采集方式使得系统的分析相对滞后,造成了预防效果的大大下降。再加上手工绘制控制图,手工分析和判断样本点的分布规律,在具体的工程应用上十分不便。统计过程控制技术犹如水中月、画中鸟,不能真正为企业所用。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综合化的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控制质量、提高质量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它要求综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 目前,全面质量管理的很多方法和技术都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包括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水平对比法、质量功能展开(QFD)和六西格玛法等。以六西格玛为代表的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正在许多企业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六西格码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革新方法,它由企业最高管理者领导并驱动,由最高管理层提出改进或革新目标、资源和时间框架。推行6西格码模式采用由定义、度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构成的改进流程。这种革新方法强调定量方法和工具的运用,强调对顾客需求满意的详尽定义与量化表述,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并由相应的工具或方法辅助。典型的6西格码管理模式解决方案以DMAIC流程为核心,它涵盖了6西格玛管理的策划、组织、人力资源准备与培训、实施过程与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包括硬工具和软工具)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等方面。 实际上,许多企业在导入了六西格玛理念以后,却在具体的执行层面遇到了难题。企业信息系统尤其是质量信息系统的缺失、质量数据的分散和统计、分析工具的欠缺使该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步履维艰。在企业质量管理基础仍然很薄弱的今天,任何高深的理论和方法都只是空中楼阁。 (二)制造业质量管理现状剖析;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仍然是采用以传统的检验把关为主,辅助简单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质量信息采集与管理; 企业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记录和过程受控的重要凭证。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质量记录有着明确的要求。目前企业质量记录普遍采用纸质记录的方式,各部门分散管理各自直接相关的质量记录。这就给质量信息的共享、查询和追溯造成不便。质量信息的不规范记录给统计分析带来困难。质量信息的大量丢失隐藏了巨大的质量隐患。 2. 质量过程控制; 一般企业大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文件化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过程规范,对影响质量的主要过程都进行了策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办法。然而实际上文件是文件、执行是执行,文件规定与实际操作“两张皮”的现象十分普遍。质量过程有法不依、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几乎成了企业质量管理的顽疾,为企业质量部门所头疼。规范的流程是需要相应的系统或工具来保障,而不单单依靠人的自觉性和管理制度。缺乏软件系统辅助的质量管理和缺乏流程固化的过程控制势必无法将文件要求同人的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以达到过程受控的目的。 许多质量过程的流转仍然采用表单传递、人工流转的方式,信息传递缓慢,工作效率低下。这种方式使得许多质量信息,尤其是产品故障信息的处理过程无法有效的监控和追踪,许多质量信息下发以后,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3. 质量分析与决策 鉴于上面的原因,质量信息的大量丢失严重影响了质量数据的分析,数据的缺失直接导致分析结果的失真。我们知道,企业的质量信息是企业挖之不竭的宝库,是企业质量改进的金矿。对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深度挖掘能够准确识别质量问题和改进点,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大大降低质量成本。统计技术的应用是质量分析与决策的重要途径,对数据缺乏有效的统计分析是许多企业存在的又一问题。新七种工具和老七种工具虽然推广已久,但用者寥寥。究其原因,就是既没有对企业的质量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地管理,又没有将统计技术对相应的特征数据相结合,以手工处理的方法面对如此庞大的质量信息,难度可想而知。 (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评估; 推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企业管理,的确是管理科学的一场空前的大普及。然而当企业通过认证,拿到证书以后,却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必须承认,同样是一张ISO9000证书,各个企业的合格程度,特别是自身的获益程度是不相同的。如同“学生考试60分即可判及格”一样,ISO9000认证本身并非要求至善至美才能发证,“60分”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空间,是证书所不能反映的。 当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之后,如何通过持续改进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真正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质量效益服务,却成为很多企业梦寐以求却又无法突破的门槛。 我们知道,ISO9000 标准对质量管理相关过程控制标准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的控制手段。过程控制方法的不当或欠缺是过程失控的主要原因。许多流程化的过程没有系统性的平台支持,注定只能低水平地运行。 此外,ISO9000 强调领导的作用和全员参与,在实际的运行中,如何体现和发挥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指挥和协调作用,如何实现领导者对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如何让全员按照权限分配方便有序地参与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这显然是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所难以岂及的。强调管理的系统方法、强调统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等体系原则无不需要系统化的平台支持才能很好地实现。所以,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需要在管理技术上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系统,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技术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趋势,未来制造业的企业质量管理技术的覆盖面、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优化方法、支持平台与工具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质量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深度不断加大,质量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面向过程的多功能业务管理和跨部门的多点协作将是未来质量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资源和流程优化方面,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改造配合企业整体业务资源的重组和流程优化,通过新型管理模型的探索和过程控制方法的研究,利用未来计算机网络与企业集成平台,在质量数据仓库建设与数据挖掘方面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和系统。 因此,数字化质量管理将为新一轮的企业信息化浪潮增加全新的内容。 (责任编辑:朱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