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网络化办公、和对外服务的一项巨大工程。随着国家一系列“金”字工程的建设与实施,电子政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龙头。为了使读者对电子政务技术有一个全面了解,特约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电子政务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于施洋撰写此文,全面介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发展走向,以飨读者。

电子政务、政务信息、业务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网络
一、2004年回顾
2004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是:电子政务建设向着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电子政务的服务性功能日益突出。

  1.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效显著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是近两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突出亮点。2003年初,广州市政府正式实施《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在全国开个了好头。“非典”期间,疫情日报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2003年5月,国务院有关会议要求各部委加快推进信息公开的步伐。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进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湖北、吉林、江苏、上海、深圳、杭州等省市先后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规、条例、办法等。中央部分部委也进行了促进政务信息公开的尝试,比如2003年底,商务部公布了《商务部政务公开暂行办法》;2004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务信息考核办法》;2004年5月,国土资源部推出《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从全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快利用门户网站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推进信息公开的带动下,我国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以GOV结尾的站点数仅为2400个,到2002底增长到6148个,而到了2004年12月,这个数字相比于2002年又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6326个。这些网站涵盖党政系列、人大政协、高法高检、民主党派、群众组织等各个类别。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形象宣传、信息发布、招商引资、网上办公、公众服务、民主监督等。

2004年11月,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获得国家有关部分审批通过,一期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总体规划设计上充分贯彻需求导向的基本指导思想,按照企业和居民的生命周期梳理出上百项系统化服务,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跨上一个新台阶。中央各部门门户网站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不少应用典型,比如商务部门户网站按点击率计算已经进入世界500强。据多家机构调查显示,很多地方政府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门户网站建设已经从简单的信息发布向提供各类业务服务升级,不仅实现了部分业务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而且开始办理网上审批、网上申报等事务,将门户网站作为密切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新突破口。

总体看,近一年来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速度相当快,有力地带动了政务信息公开,为企业和公众服务提供的种类和质量有了一定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门户网站建设中也不断得以深化。

  2.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重点业务系统工程在涵盖十二个金字工程的基础上,又有不少部门提出了各自的业务系统建设需求,各部门发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从业务系统建设进度看,已建和在建业务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进一步发掘和体现,新业务系统加快了审批和建设的步伐,纳入规划和审批的业务系统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业务系统建设侧重点看,在早期以市场监管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业务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加强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的业务系统建设进展步伐加快。

一些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金字工程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开始了后续工程的规划和立项准备工作。2004年3月29日,全国第一个实现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港口作业一站式的政务平台“广州电子口岸”正式开通,标志着“金关”工程开始进入了协同应用阶段。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抓紧了“金税”工程三期的规划设计工作,目前项目建议书正在审批过程当中。

一批新建业务系统也在加紧推进。其中,“金盾” 工程于2003年8月审批通过,到2004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公安机关,县级公安机关的连通率将达到95%以上。“金审”工程一期建设方案2002年下半年获得国家计委批复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目前网络系统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包括构建三大应用系统,开发两类信息资源,强化一个服务网络。“金保”工程于2002年10月正式启动 2004年各地方政府也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在上海、广州等地已出现了一些成功典型。

部分业务系统通过审批并着手启动建设。2004年下半年,横跨中央八大宏观调控部门的“金宏”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先后审批通过,工程正式启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由中组部负责组织建设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批,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向广大农村基层政权延伸,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将得以加强。

此外,还有不少“金字”工程和非金字工程正在立项审批中。比如, 金质工程、金融监管工程、金土工程、以及人大、政协等十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

  3.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进展
2004年10月27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经修改后以中央文件下发全国。意见强调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务信息共享,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工作,合理规划政务信息采集工作等,对今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做出了明确、系统的阐述。意见的出台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004年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除围绕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外,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人口基础信息库”由公安部牵头。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由质检总局牵头,以工商总局、国税总局、民政部、中编办和统计局等部门数据库为基础,共同建设完成。“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该信息库建设中的日常管理和协调事宜。“宏观经济数据库”由国家统计局牵头承担,目前已经组建了领导小组,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初稿的编写,并基本确认了宏观经济数据库建设方案。

4.统一外网平台建设正式启动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统一网络平台的建设在2004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外网项目已正式立项,由国家信息中心负责承建,外网工程于年底正式启动。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围绕外网工程的边界、技术路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争论很多,甚至关于要不要上外网工程的质疑也被提出,但是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稳步推进,对外网的需求的迫切性也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建和扩建网络平台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是,业务系统建设对统一外网平台的潜在需求不断增加;三是,一些已建部门专网已经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四是,尽快建设统一外网平台的共识逐步形成。

从技术和管理路线看,外网建设将依托国家公用基础通信设施,通过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标准统一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促进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一期工程将重点进行中央到47个副省级以上单位的网络互联。包括建设覆盖国务院各部门、副省级以上城市的政务外网平台,启动系统支撑平台建设,建设政务外网数据交换中心,初步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以及中央和副省级城市的网络服务中心。在政务外网上,实现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金审、金农、社会保障(含低保)、金土和其他业务系统等的运行示范,完成一批政府部门的专网接入,建设政务外网网站等工程。到2004年底,已经完成了外网有关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外网工程已全面启动。

此外,内网平台由国办负责,有关方案也在加紧制定当中。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充分整合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原则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这将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序、快速推进奠定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

  5.法规、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
政府加大了电子政务立法工作力度。2004年,《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起草工作和征求意见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也正在加紧制定中。

在电子政务规划、研究方面,国务院有关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工程总体规划。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都非常大。

在加强规划工作的同时,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还不断加强电子政务的基础研究工作,西部地区组织各类考察团到东部电子政务先进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国信办、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中央部门以及各类协会、行业组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联合地方政府和IT企业举办了主题形式各异的国际、国内电子政务研讨会;各级政府组织各类考察团赴电子政务发达国家进行调研。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和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类IT企业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律的认识和驾驭电子政务的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电子政务地平衡发展。

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正有序推进。2004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出版了党政干部电子政务学习教材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解读教材,组织了省部长电子政务培训班,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电子政务培训班、研讨班等;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其它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各类电子政务培训班、进修班。2004年3月,在国务院信息办的指导下,由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电子政务实践教学系统”在中央党校正式开通,同年10月,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行政学院编辑出版了“国家电子政务基础培训可视化教程”。

2004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水平亟待提高;二是,电子政务的管理和运维机制不健全;三是政府门户网站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四是,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瓶颈效应十分明显;五是,基础性工作不能满足应用需要。

二、2005年展望
2005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各省市推进电子政务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将成为2005年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

  1.政府信息资源
通过立法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解决互联互通不畅的问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破信息资源垄断,逐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度;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将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尝试服务外包模式,引入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国家基础数据库建设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政府门户网站
规范各级各类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门户网站的建设和整合在完善信息发布功能的基础上,将不断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更好的体现政府的亲和力和服务性,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政治文明的价值观。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将对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支撑,通过与各类信息传播方式的结合,扩展信息和服务的涵盖面,为尽可能多的企业和公众服务。

  3.统一网络平台
外网平台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外网平台到副省级以上单位的建设任务初步完成并开始向下延伸,统一外网平台初步形成,边建设边发挥作用,新建部门业务系统开始在统一网络平台上运行,开始筹划原有业务系统平稳地向统一平台迁移的方式和策略。统一内网平台在明确边界的基础上抓紧研究立项。

  4.业务应用系统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十二大业务系统建设,其它新业务系统分期、分批逐步立项。进一步挖掘已建业务应用系统的效益,做好扩展和后续工程的研究立项。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管理,衔接好与已建和新建工程之间的关系。新建应用系统将更加切合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强调实用性、服务性和有效性。从技术、管理、体制三个层面逐步加强对已建、在建和新建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逐步理顺各业务系统间的业务和职能关系,努力消除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带来的业务互通难、信息共享难等问题,降低业务应用系统构建的风险。

  5.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将进一步加强,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责任机制,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部门。抓紧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措施吸引高素质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人才。

  6.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环境建设,在政务信息公开立法方面的推进力度继续加大,中央政府还将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步伐;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工程总体规划形成初步成果并开始用于指导工作实践;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加快建立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制度,统一考核标准和培训大纲;电子政务的基础性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将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