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     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移动支付潮席卷全球 国内发展需精诚合作。
    近几年移动支付产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市场规模数据不断刷新,移动支付行业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新的增长点。据调查显示,近场支付在未来3年内会受到高度和中度关注的占到了93%,认为远程支付在未来3年受到中度和高度关注的也占到95%。产业各方的关注将进一步推动越来越多参与方的加入以及移动支付工具的创新、推广与普及。移动支付将于未来三年发展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
    虽然前景一片光明,但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错综复杂,参与方众多以及各方的利益和资源的争夺激烈,仅依靠单一标准的出台和建立第三方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很难改变现状和推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艾凯集团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共九章。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互联网调研中心、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及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电子支付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世界电子支付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情况、市场运行、主要细分市场、重点企业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电子支付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支付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电子支付研发、运营等相关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移动支付概述
第一节 电子支付相关概念
一、电子支付的定义
二、电子支付的分类
三、电子支付的特征
四、电子支付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移动支付相关概述
一、移动支付定义及分类
二、移动支付的方式
三、移动支付技术成熟
四、移动支付业务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 移动支付模式概述
一、移动支付运作模式
二、移动支付价值链模式
三、手机支付的四种商业模式
四、国内外移动支付模式的比较
第四节 针对移动支付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一)移动支付产业链
(二)移动支付商业模式
二、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概况
一、手机支付市场规模
二、2013年手机支付进入发展关键年
三、2013年移动支付紧锣密鼓行业前景偏向乐观
四、2013年手机支付市场格局
五、2013年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预测
六、中国网民使用手机银行情况调研
第二节 2013年主要运营商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国银联手机支付支持远程
二、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为后期电子支付铺路
三、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功能已全面升级
四、中移动欲借世博会大力推广手机支付
五、中国联通悄然联手支付宝
六、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替换SIM卡

第三章 电子支付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全球电子支付发展概况
一、电子支付方式席卷全球
二、美国电子支付产业高速增长
三、欧盟建设电子支付信任体系
四、新加坡电子支付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分析
一、电子支付的发展历程
二、电子支付逐渐走向成熟
三、中国电子支付指引的基本原则
四、电子支付业步入规模制胜时代
五、电子支付加速深耕传统行业
第三节 2009-2013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一、2009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二、2010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1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四、2012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五、2013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分析与展望
第四节 2013年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环境分析
一、公安部提高电子支付安全
二、规范和发展电子支付服务产业
三、加强电子支付工具的市场监管
第五节 2013年中国发放电子支付牌照
一、2013年电子支付牌照发放情况
二、第三方电子支付牌照被多数网民认可
三、电子支付牌照发放对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行业乱像如影随形
(二)将改变行业现状
(三)企业积极准备
(四)支付企业也愿意“被监管”

第四章 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分析
第一节 第三方电子支付相关概述
一、第三方电子支付定义及优势
二、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发展阶段
三、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价值链
第二节 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及应用研究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分析
三、结论
第三节 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概况
一、第三方平台结算支付模式
(一)第三方平台结算支付模式简介
(二)第三方平台结算支付流程
(三)第三方平台结算支付模的优缺点
二、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商业模式获认可
三、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赢利模式趋于成熟
四、从主流SNS网站看第三方电子支付的重要性
五、第三方支付期待更明朗的法规环境
第四节 2010-2013年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一、2010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
二、2011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
三、2012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
四、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
五、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
六、2013年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预测

第五章 网上支付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网上支付发展概述
一、互联网支付的概念
二、互联网支付的特点
三、网上支付方式
四、网上支付的应用领域
五、互联网支付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09-2012年中国网上支付发展市场回顾
一、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二、2010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三、2011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四、2012年中国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13年中国网上支付发展市场分析
一、2013年网上支付市场盘点
二、2013年电子支付行业发展特征
三、2013年网上支付年交易规模
四、2011年网上支付年交易规模
第四节 中国网上支付用户及应用情况
一、2013年网上支付年用户规模
二、2013年网上支付平台满意度
三、2013年网上支付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第五节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网上支付分析
一、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概况
二、2013年电子支付改善网络购物环境
第六节 中国航空客票市场网上支付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抢滩航空客票市场
二、航空客票网上支付渗透率急升,B2C和B2B齐头并进
第七节 中国网上银行分析
一、中国网上银行产业链结构
二、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分析
三、2012-2013年银行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情况
四、2013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
五、2013年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占有率
六、2013年个人网银用户分析
七、中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八、电子银行面临第三方支付挑战

第六章 电话支付市场分析
第一节 电话支付相关概述
一、电话支付的定义
二、电话支付主要商业模式
三、电话支付的SWOT分析
第二节 电话支付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电话支付的发展概况
二、2013年电话支付发展情况分析
三、银联Ⅱ型规范确立电话支付行业发展新坐标
四、电话支付未来发展预测
第三节 电话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一、应用内容有待丰富
二、业务规模需进一步扩大
三、盈利模式的探讨

第七章 2013-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展望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电子支付终端业前景广阔
二、电子支付呈现多元化趋势
三、中国电子支付市场趋势预测
四、非金融机构的机遇与挑战
五、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监督管理
六、我国电子支付的未来发展
第二节 2013-2018年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
一、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二、未来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竞争趋势
第三节 2013-2018年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全球移动支付未来展望
二、手机支付将超越网上支付
三、移动支付新兴应用前景无限
四、移动支付将成为小额支付的主要趋势
五、手机支付将改变电子商务的市场格局

第八章 2013-2018年移动支付发展策略探讨
第一节 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瓶颈
二、中国电子支付存在的缺陷
三、电子支付面临三大制约因素
第二节 电子支付的发展建议及策略
一、中国电子支付的发展建议
二、中国电子支付模式需本地化
三、电子支付安全的解决方案
四、电子支付应倡导绿色理念
第三节 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
一、阻碍移动支付运营的障碍
二、手机支付推广还有多重瓶颈
三、手机支付业务发展面临的考验
四、手机支付普及需迈三道坎
五、运营商与银联标准互不兼容
六、移动支付业务的约束因素及其双边市场选择
第四节 手机支付分析及运营策略探讨
一、做大做强优势业务
二、提升短板业务
第五节 手机支付功能要有特色业务

第九章 2013-2018年移动支付投资策略探讨
第一节 中国移动支付投资概况
一、中国电子支付的投资机会
二、移动支付工具成投资热点
三、移动支付行业投资潜力巨大
第二节 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一、电子支付的基本风险
二、电子支付的操作风险
三、电子支付的法律风险
四、电子支付的其它风险
第三节 电子支付的风险防范
一、电子支付风险管理步骤
二、防范电子支付风险的技术措施
三、加强电子支付立法建设
四、加强电子支付的监管

图表目录
图表:电子支付方式的对比
图表:移动支付种类
图表:2013年使用手机银行的网民最希望手机银行改进的方面
图表:2013年中国网民没有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原因
图表:2013年中国网民使用和期望使用的手机银行业务对比
图表:2013年中国网民了解手机银行的途径
图表:在线交易的不同结算方式
图表:商户通过电子支付完成的交易额占公司总交易额的比率
图表:商户为消费者提供的电子支付方式
图表:商户对手机支付应用前景的不同看法
图表:商户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接入方式
图表:商户使用的支付平台来源
图表:商户与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间交费标准
图表:商户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同结算周期
图表:商户所看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性因素
图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户的有利因素
图表:商户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扮演的不同产业角色
图表:商户看中与第三方移动支付商合作的不同背景因素
图表:商户认为自身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图表:商户对银行态度转变的感受
图表:调查中,被商户关注最多的前5家银行
图表:中国电子支付市场业务模式演变
图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图表: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价值链模型
图表:第三方支付平台结算支付流程
图表:2013年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厂商交易份额
图表:2011年第4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市场规模分类排名
图表:2011年第3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市场规模分类排名
图表:2011年第3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市场规模全部厂商整体排名
图表:2005-2012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长
图表:2012年Q1-2013年Q1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2012年Q1-2013年Q2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2001-2011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规模占网上支付市场规模的比例
图表:网民在未来一年对改进网上支付服务的意见
图表:2006年Q1-2011年Q3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规模
图表:2011年Q3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核心企业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
图表:2012年互联网核心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对比
图表:2012中国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各应用行业分布结构
图表:2012年主要细分应用行业交易规模及拓展潜力系数
图表:2012年与2013年网上支付用户对比
图表:2004-2013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额规模
图表:2013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图表:2005-2013年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及其占网民的比例
图表:2013年各网上支付平台使用率及满意度
图表:2013年、2012年中国网上支付应用领域使用情况对比
图表:网络购物分类
图表:中国网络购物产业链
图表:2011-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图表:2011-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占网民比重
图表: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市场份额
图表:08-09年中国网购用户购物频次分布情况
图表:08-09年中国网购用户累计购物金额分布情况
图表:08-09年中国网购用户最常购买的商品品类分布情况
图表:2013年网上购物投诉率大幅下降
图表:2013年网上购物增长迅猛
图表:2004-2013年航空客票网上支付交易额及其渗透率
图表:网上银行业务介绍
图表:中国网上银行产业链结构图
图表:2006-2013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
图表:2006-2013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构成
图表: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
图表:2006-2013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
图表: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用户了解个人网上银行服务的渠道
图表:2006-2012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覆盖用户数变化趋势
图表:2012年各月中国网上银行服务覆盖用户数变化趋势
图表:2012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
图表:2006-2013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
图表:2012年中国企业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
图表: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已购和最常购的网站类别
图表: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用户实现缴费支付功能的方式
图表:中国C2C
图表:2013年2
图表:2013年2
图表:2013年2
图表:2013年Q1-Q4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
图表: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份额
图表:潜在用户感兴趣的个人网银功能
图表:潜在用户感兴趣的个人网银投资理财产品
图表:潜在用户选择企业网银品牌的驱动因素
图表:潜在用户认为个人网银安全的理由
图表:非潜在用户认为个人网银不安全的理由
图表:移动支付双边市场选择分析示例表

    通过《2013-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