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第一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开始举办至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已经走到了第二十年的光景。从当初的100余家参展商、展出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的一个行业展会,发展到今年超过3800家参展商、展出面积175020平方米的国际性专业展会。
肩负着行业发展的重任,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自身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面辅料行业和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同世界接轨的整个过程,并且在这中间扮演了平台、纽带、窗口的作用。展会同其他纺织类展会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其在行业中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也早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定位高远
展会在世界需求中应运而生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服装业的发展就带动了对上游新型、高档面料的需求,这也对服装面辅料行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及纺织品市场的繁荣,增强纺织业国际贸易及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和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于1995年共同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
在这一年,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家参展商参展,展出面积4000平方米,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就这样踏上了发展的路。
展会在起步初期就鲜明的提出了专业性、贸易性和国际性的旗帜,使得展会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个专业展会。
1996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正式移师上海。1997年,展会率先向业界发布流行趋势和专题讲座,树立起专业展会的操作理念。1999年,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企业参展,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展商达164家,超过参展商总数的半数以上。
这虽然还仅仅是几个简单的陈述性的数据,但是从这些不断上涨的数据中,不难看出海内外行业内人士对展会的认可。五年过去,展会以专业性、贸易性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许多欧洲厂商已连续几年参加,而且在中国只参加这个展会。国内许多知名的服装企业领导者和设计师都慕名而来,加快了中国面料产品国际化的进程。
打造一站式采购平台
促进上下游协同合作
1998年到2000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压锭、减员、调整、重组,纺织行业逐渐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提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纺织面临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机遇,中国开始从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到建设纺织强国的转变。。
在初步完成纺织行业国企改革之后,面对新的行业形势,行业内也提出了要以面料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调整目标。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下,那几年,纺织行业的生产取得了可喜进展。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大幅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化纤长丝、服装面料等品种的进口明显增加。受到中国巨大市场和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的吸引,欧、美、日本中高档面料生产商纷纷前来淘金,展会也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2000年,展会总面积比1999年扩大了一倍,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六国分别组织其国内最具实力的企业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2001年,展会规模上的又有新突破。这些快速增长的数字为展会成长为当今中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纺织面料国际贸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成为展会第三家承办单位。承办单位互补优势,完善运作机制,以其专业化背景和丰富的办展经验保证展览会的影响力、高水准与国际性。 “2001/2002年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在intertextile面料展首次发布。
2002年, “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开始同时使用两个名称,分别为“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
2004年起,两大展会正式分开举行。也正是在那一年,考虑到展会规模迅速扩大、专业买家较多,主办方特意将展会的开始时间提前1天,设为“特邀买家日”。除此之外,主办方还首次推出观众预登记服务——这种率先采用电子化手段进行精细操作的方式,可谓开创了展览行业的先河。在体现着市场变化的同时,也是主办方对展商和观众需求的一种积极回馈。
以科技的理念引导市场
指导消费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于中国的纺织行业而言,在未来的竞争中,靠资源优势获胜的机会在减少,靠技术创新获胜的机会正在增加。因此,主办方也在大力倡导参展企业提高科技贡献率,拿出最具科技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前来参展,抢占面料市场的制高点。
也正是在2005~2009年的这段时期,我国面料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水平大大提高,也涌现出了如山东如意集团、江苏阳光集团、山东鲁泰集团等一批产品赶上国际水平、甚至在某些品类方面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的面料企业。在刚刚出炉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名单中,不乏这批优质面料企业的身影,而那段时间的科技积累和展会效应,确实也是为今天其地位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中美、中欧等纺织品贸易摩擦此起彼伏,也正是在这一年,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1530家展商,展出面积63000平方米。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0名观众进馆参观。这次展会并没有受到国际贸易形势的影响,充分证明展会已经在海内外树立了专业威信,有了良好的口碑。
2006年,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29家参展商参加了展会。在这届展会上,“时尚辅料演绎区”和“2007/2008年秋冬中国辅料时尚演绎”首次精彩亮相,获得业内好评。面对行业内日益多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展会还引进北京的知识产权办公室、专利局等,成立了贸易纠纷调解委员会,用于保护知识产权。
2008年,主办方倡导“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方便科学的展品分布” 作为本届展览会特色。重新优化调整国内参展商的产品区域,首次按照最终用途划分区域,分为正装面料、时尚女装面料、衬衫面料、牛仔面料、休闲面料、运动功能面料和服装辅料七大区域;重新分区后的博览会,为采购商提供更加直观便利的途径,同时引导参展商向下游靠拢。也在这一年“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由一个总趋势分成各产品类别分趋势。同时《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产品调研报告》首次发布。
全面升级
展会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丰富,展会本身的成功已经无需多言。但是对于面料展而言,要想在新的时期迈上新的台阶,则需要从细节方面着手,推陈出新。可以说,在2010年之后的这几年,面料展主办方紧贴整个市场细分和面料的采购方式,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循环系统正在此过程中悄然形成。
2010年,展会首次设立“花样设计区”(Verve for Design)。演绎时尚流行的最新设计元素,彻底打通中国纺织面料设计与国际最新潮流时尚交流渠道,对于中国面料设计的突围、海外设计进入中国市场都有着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在这一年,主办方根据国家和政府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要求,发出环保倡议,提倡绿色布展、绿色运输,共同打造低碳环保的专业展会。与此同时,展会还与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合作,启动仪式的举办标志着赛展联动的模式已经开始。
2012年,面对外有欧债,内有紧缩,国内外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的情况,面料展打响了一场彰显纺织行业发展信心的战役。主办方与意大利Milano Unica展团签订了未来3年的合作协议,促使意大利展团在上海展会首次亮相,众多意大利顶尖供应商携带高水准面料参展。在这一年,展会牵手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在展会的流行趋势区进行展示,而且中国国际面料时装秀等数场重量级活动也在展会同期举办。展会以耳目一新的大会整体形象设计实现了完美转身,让展商和观众在良好的参展观展氛围中获得最大商机。
2013年,全球经济在经历寒冬之后平稳回复,展会的展商及观众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15个展馆,展出面积175020平方米,展商数3751家,获得了行业内的瞩目。以再生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专区首次登场。专区由面料供应商、检测认证机构、及展示区组成,致力推动企业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互动交流。
目前,国内主要的纺织面辅料生产企业都把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经营活动及产品发布的重要平台。同时,海外服装面辅料生产商也将intertextile面料展视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纺织展会,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参展商每届都以展团的形式参展,借助展会平台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展会超大的展出规模,琳琅满目的参展展品,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服装品牌和贸易公司前来参观采购。
从参观博览会的专业观众方面看,"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已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的设计与采购部门采样订购的首选博览会,各类面料产品的经销商、批发商及代理商等也把本博览会作为每年定货及了解国际流行趋势的第一场所。2013年博览会共吸引了97个国家和地区的69006名贸易观众参观,其中海外观众约占到了观众总数的20%,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不断增强的国际性。
种种数据和实例已经为面料展书写了厚重的历史。在这些历史里,不难看出面料展对于整个纺织行业都起着推动的作用。展会帮助一批企业成长,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方面,一批耳熟能详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展会链接了面料上下游,无论是化纤、长丝还是下游服装、产业用甚至设计师、买手等等,纺织行业更好的成为了一个整体;展会链接了全球面料市场,使得海内外相通,国内外相连,带来了无限的市场发展机遇与潜力。
二十周年,是里程碑,也是新征程。面料展已经扬帆起航,只祝愿其在新的征程中走的更平稳、更美好。
导读:从参观博览会的专业观众方面看,"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已成为中国服装企业的设计与采购部门采样订购的首选博览会,各类面料产品的经销商、批发商及代理商等也把本博览会作为每年定货及了解国际流行趋势的第一场所。2013年博览会共吸引了97个国家和地区的69006名贸易观众参观,其中海外观众约占到了观众总数的20%,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不断增强的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