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5年,随着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国内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潜能在上半年得到有效释放。虽然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使棉纺织行业经受了史无前例的考验,但行业运行基本平稳,棉价逐步上升,纱布产量大幅度增长,各棉纺织品市场销售形势总体稳定,棉纺织行业盈利
2005年,随着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国内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潜能在上半年得到有效释放。虽然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使棉纺织行业经受了史无前例的考验,但行业运行基本平稳,棉价逐步上升,纱布产量大幅度增长,各棉纺织品市场销售形势总体稳定,棉纺织行业盈利状况明显好于2004年。
棉花:国内供需缺口不断增大
今年1-11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其中“五一”前夕及“十一”期间涨幅较大。1-3月份,在国内供需缺口的支撑下,国内棉价总体缓慢上涨,在进口棉大量到港以及新棉即将上市的压力下,国内棉价又开始小幅回调。9月份气候变化导致新棉明显减产以及上市日期推迟,预计本棉花年度国内供需缺口将在350万吨以上。新棉收购市场再次出现“抢购”现象,新棉收购价格持续上涨,棉花市场出现了类似2003年国庆期间的强劲上涨行情。到10月10日,籽棉收购主流价格上涨到3.02元/斤,国内329级皮棉中心价上涨到14300元/吨,江浙地区329级到厂价涨到14600元/吨。
但是,与2003年不同的是,虽然新棉收购市场较为火热,但国内棉纺织企业却相当冷静,继续坚持随用随买、按需采购,明显压抑了国内棉价的上涨势头。棉花收购市场的的“抢购热”迅速降温。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棉价差距的拉大,国内棉纺织企业要求尽快尽早发放2006年棉花进口配额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国家发改委也下发了《关于做好棉花收购等工作的紧急通知》,强调棉花企业不应盲目抢购,市场上也出现有关增发进口配额的传闻,棉花企业对后市看涨的信心进一步被削弱。
纱线:贸易摩擦影响高支纱市场
2005年,国内棉纱行情总体处于稳中有升状态,受棉花影响,在“五一”和“十一”期间出现明显上涨行情,这两个阶段也是棉纱销售的黄金时段。1-4月份,因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国内纺织品出口潜力得到释放,棉纱销售形势较好,同时因棉花原料价格稳定,销售价格也一直保持稳定。4月中旬以后,棉纱行情因棉花价格大幅上涨而量价齐升,至5月中旬随着棉价的趋稳而略有回落,并一直稳定至9月下旬。国庆期间棉纱市场再次因国内棉价的大幅度上行而出现上涨行情,同样维持时间不长,10月下旬则止涨略有回落。因下游需求减少,11月份国内纱线市场销售形势弱于10月份,并差于往年同期,但随着中美纺织品协议签订后,来自欧美的明年订单开始增加,预计12月份纱线市场销量将趋增,但在生产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及棉价趋弱的情况下,价格会稳中走低。
从全年来看,今年国内棉纱的总体销售形势是上半年好,下半年较差,尤其是精梳棉纱及部分中高支纱表现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出口欧美纺织品服装订单上半年集中出口影响。
坯布:坏布产品成本压力放大
今年以来我国坯布市场总体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其中在春节和国庆节之后的一段时期分别出现了两波明显的上涨行情,而5月份成了坯布市场的分水岭,之前总体形势较好,之后明显走弱,其中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和原料价格快速上涨是影响坯布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受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利好刺激和棉纺织企业集中出货的影响,1-4月份坯布市场产销形势较好,出口市场旺盛。随着销量的放大,市场价格也有明显上涨。但是,好景不长,4月底以后接二连三的纺织品特保调查,加上上游原料棉花行情的止涨回落,致使5月份以后坯布市场行情开始回落,出口增幅明显变小。由于纺织品贸易环境恶化,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纺织企业的外单出现流失现象,从5月份开始国内坯布市场出口转内销的现象盛行,坯布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价格下跌、交易冷清的局面,并一直持续至7月份。受国内市场季节性需求增加的影响,从8月份开始坯布市场行情有所回升,但外销市场形势没有明显改善迹象,价格上涨艰难。9月份以后国内棉价大涨引起了中游棉纱市场的急剧上升,但是因销售形势不佳,坯布市场跟涨不力,直至10月份之后坯布市场价格才出现缓慢上涨势头,但跟涨幅度仍不及上游原料市场。进入11月份,前期涨幅相对较大的坯布品种价格出现了回调,市场销售形势平淡,至今棉织厂仍未消化原料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预计短期内市场难以明显转好。
明年:行业增长势头将明显减缓
预计2006年国内棉纺织行业的生产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势头将明显减缓。
由于欧美对我国纺织品的重新设限,2006年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势也将趋缓。但欧美纺织品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出口环境的规范,避免了价格的恶性竞争,同时也将促进行业出口结构以及增长方式的调整。当然,由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压力较大,以及国内纺织品原料的短缺和生产能源的紧张,明年全行业利润难有明显增长,多数企业将继续保持低利润水平运行。在这种形势下,棉纺织企业应进一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优化技术与产品结构,全面迎接产业升级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