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

    投资机会分析

    一、政策大力扶持

    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药品、食品的安全性、增强国民体质,还有利于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户增加收入。因此,近年来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业的发展,继续发展优势出口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将“先进农业技术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的应用,中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列为鼓励类;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植物提取物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迅速成长的国内市场

    我国拥有将近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随着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其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04年的9421.61元增至2014年的28843.85元;同期,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由528.15元增至1305.57元,年均增长率为14.72%,远高于同期GDP增速。纵向来看,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已从2010年的581.75亿元迅猛增长至2014年的2083.25亿元,将近翻了两番。

    横向来看,相比欧美国家较为成熟的保健品市场,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提升空间巨大。2014年,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仅为11.4美元,而同期的澳洲和美国分别为41.3美元、56.0美元,分别约为我国的4倍和5倍。

 

    投资风险预警

    一、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目前,国内植物提取物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众多且分散、资质良莠不一、技术装备水平参差不齐,高新技术企业和作坊式小厂并存。缺乏规模效应的分散式生产提取造成了极大的植物原料浪费,加之国外企业对我国植物资源采取低价掠夺方式,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对自然资源进行涸泽而渔式采挖,不少植物资源,如红豆杉、甘草等,现状堪忧。

    二、研发实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

    植物提取技术含量高,新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深厚理论知识和长期实践经验积累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先进的研究设备。我国业内多数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且规模较小,缺乏优秀人才和技术积累支撑,产品研发和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只是盲目跟风,为发达国家医药保健或其它行业提供基本原材料,产品附加值低。

    三、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已达到200亿元,产品品种达数百种,但令人尴尬的是绝大多数植物提取物还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没有标准,主管部门就无法对产品生产和质量进行有效监管;没有标准,产品优劣无法区分,在市场上就没有主动议价权,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上;没有标准,就容易导致以次充好,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2015年5月爆发的“银杏叶事件”就暴露了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黑心厂商的不法行为已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抹黑了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在国际上的形象,导致在国际展会上一些国外经销商不愿去中国展区。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的滞后正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2016-2022年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