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以其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已成为各国和地区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竞相发展的产业,在经济国际化和服务业跨国转移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广泛推崇。
自2006年商务部实施“千百十工程”以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长和政府政策支持鼓励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及自身发展因素影响,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深入研判分析中国服务外包面临的发展形势,制定再抓机遇、再促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于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再度发力、乘势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形势总体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增长
(一)发展特点分析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虽然全球经济在经历低谷徘徊后缓慢增长,但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服务业全球化的新阶段,为服务外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深入发展,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新”。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为服务外包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形成了新的外包内容、业务流程和交付模式,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是“高”。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外包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非核心业务环节,关键技术研发、财务、人力等核心业务环节的外包活动日益增多,其中高附加值的知识流程外包与提供商业解决方案的业务流程外包占比日益增大。
三是“宽”。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外包行业领域不断拓宽,不仅从制造服务拓展到生活服务,更拓展到文化创意、健康护理、科技服务、休闲娱乐等新兴服务领域。
四是“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外包承接方从中等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也从近岸向远岸国家和地区扩展,服务外包承接国数量急剧增多,几乎遍及全球。同时服务外包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部分跨国公司在拓展自身业务时,把眼光转向服务外包本身,开拓服务外包业务。如IBM通过一系列兼并重组,从传统计算机制造企业转型为大量承接IT专业外包业务的巨型服务型公司。
五是“大”。随着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马太效应明显,大者恒大。以印度为例,有些外包企业已达到十几万、二十几万人的规模,前10家公司就占了整个印度IT收入的40%以上。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行业的垄断和集中,对于中小企业以及业务初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发展趋势分析
据有关国际咨询机构分析,当前,虽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过去30年平均每年3%-4%的增长速度,但服务外包将仍然保持超过10%的增长速度。分析家认为,未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不但不会萧条,反而会更加蓬勃发展,并呈以下趋势:
1.更加重视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创新
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效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内部应用和基础设施转移到云端,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被广泛认可,传统服务外包也将会大量采用云端交付模式,交付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服务效率的大幅提升。
2.更加重视价值提升和核心利益保护
随着大量专业细化领域的出现和服务需求的多样性,特别是传统企业的逐步转型,服务外包不再仅仅是企业节约成本的选择,而是发包方选择外部专业力量支持和综合解决方案实现的考虑。跨国公司通过外包业务,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服务外包供需双方不再是单纯的合同关系,而是建立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更加重视现地服务和区域合作
越来越多的发包商尤其是美国发包商,要求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具备美国本土就近服务的能力和交付中心。服务外包企业需要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或收购当地企业,以提供现地服务,快速响应并高效满足发包方需求。
(三)不利因素分析
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客观存在的同时,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
首先,随着美欧等发达国家企业将大规模的服务外包出去,必将影响到所在国的就业问题,随之而起的便是贸易保护主义及“反对全球化”的浪潮。同时外包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外溢问题,也会引起发包国政府的关注。
其次,美国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实行区域贸易自由化,给包括中国在内的非成员国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活动带来限制和困难。
第三,语言因素仍是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需要克服的困难,由于欧美等主要发包国是英语国家,较高的英语水平以及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可以使接包方工作人员能够很通畅地与发包方进行沟通与协作,与印度、菲律宾等英语系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存在先天劣势。
此外,政治环境和汇率波动等也是影响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国内宏观战略决策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稳步发展
(一)有利条件分析
1.国家将服务外包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5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首次将发展服务外包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推动“中国服务”再上台阶、走向世界的要求,预示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此后,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批贯彻落实政策,在企业培育、人才培养、对外合作、财税金融等方面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2.“一带一路”等政策实施,为服务外包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将大大加强,在输出资本和技术的同时,服务也将跟随“走出去”。由我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既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也为开展服务外包合作提供了项目支撑。此外,国家还通过自由贸易区合作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目前,我国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这些政策的实施,都将给我国服务外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服务外包新的增长极。
3.“互联网+”为服务外包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及“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兴业态和产业模式出现,大大拓展了服务外包的领域和价值,为服务外包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在“互联网+”时代,服务外包企业开始摒弃传统的模式,不断地进行创新,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来服务客户,云技术、物联网、三维打印等智能设备、高级分析几乎无处不在。
4.创新驱动及双创政策为服务外包产业增添了更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国内服务外包企业传统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已经从政策转为创新。同时,服务外包轻资产、智力投入为主的特色,非常符合大学生创业的领域。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服务外包产业有望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
(二)不利因素分析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第一,虽然我国不少省市都已成立服务外包行业组织,但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类似印度NASSCOM规模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政府机关与企业间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外包市场竞争、与国际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中国服务”品牌宣传,以及应对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能够让外包企业广泛深入合作的平台较少。目前,国际重要的外包专业峰会及软件展会等,都对参与的服务外包企业有较高的门槛要求,一般服务外包企业难有沟通交流机会;而国内服务外包展会,如京交会、服博会等,更加侧重于城市的参与,服务外包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
第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园区不多。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少有较大规模、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企业文思海辉,拥有员工2.3万人,2014年营业收入7.13亿美元。而同期印度已有7家服务外包企业员工超过10万人,11家企业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最大的塔塔咨询(TCS)从业人员34.4万人,总收入155亿美元。此外服务外包园区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更多的园区仍停留在硬件及物理环境供给的层面,缺乏先进的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环境和服务理念。
第四,以往支撑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成本等优势正逐渐失去,发展后劲不足。随着服务外包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从业人员成本也随着物价、生活成本飞涨而水涨船高。过去5年,我国服务外包行业人力成本每年递增10%-15%,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人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正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产生巨大冲击。
三、抢抓新机遇,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再上新台阶
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必须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推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稳步快速发展。
1.融入国家主体发展战略,实现在新兴产业中导向发展
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合作;融入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帮助服务外包企业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促进服务外包发展;融入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促进服务外包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外包新领域。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服务外包国际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在国家新兴产业中领先发展,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2.完善产业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支撑,但仍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一是完善现有政策,加大服务外包扶持力度,在税收、人才培训、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二是提升便利化水平,在通关便利、外汇管理、出入境和国际线路接入等方面提供支持。三是要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降低资金申报门槛,简化申报流程,让更多的服务外包企业享受到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作用。
3.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培育企业成长,是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一是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规模大、高质量人才集中、技术能力强和市场信誉好等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二是鼓励企业向国际化发展。通过新建、并购、参股、增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在欧美本土市场设立分公司及交付中心,有效整合利用国际资源,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三是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业务,促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引导企业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医疗、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外包等领域。四是开拓服务外包产业新兴领域。释放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企业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拓展服务外包业务。
4.加强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创新服务支持
服务外包园区是多方资源的汇聚点,是城市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参与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分工的重要载体。首先,园区需要重视服务驱动。改变以往只注重硬环境而忽略软服务的思路,将提升园区专业服务能力作为核心,与企业成长发展实现全过程对接,努力实现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中介服务,促进和推动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其次,完善平台建设。通过设立投融资对接、人才培训、技术支撑、信息服务、市场推介、产业联盟等平台来满足企业多层次需求。再次,强化科学布局。通过科学布局,明确产业定位,树立主体和特色,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
5.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供应链
人力资源是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资源。要搭建政府、院校、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五方联动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完善的服务外包人才供应链,按照“外语+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的模式,培养服务外包产业复合型人才,打造服务外包行业的人力资源优势。要加大对相关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种人才的培养;改善服务外包行业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吸引并留住人才。
6.加强宣传力度,打造“中国服务”品牌
一是完善与提升国家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基础环境及整体形象,进一步加大“中国服务”品牌的推广力度。二是加强与全球知名国际服务外包研究机构、中介组织的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国际性服务外包论坛、展会,提升国际影响力;三是完善与服务外包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增强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接包方侵犯发包方知识产权的惩罚力度,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