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三代水果的栽培历史较短,但人们对第三代水果的认识不断提高,开始进入品种化、栽培化及综合开发的新阶段。目前,第三代水果的种植分布与原产地高度相关,规模化种植存在区域性,产量比第一、第二代水果低,部分第三代水果没有规模化种植。每种水果的规模种植省份一般是3-5个:沙棘由于耐旱、耐盐碱、抗风沙等,在西北和东北有规模种植,是种植最广的第三代水果;山核桃在浙、皖两省大量种植,集中在浙江临安和安徽宁国;刺梨在贵州有规模化种植;黑莓、钙果、桑葚、醋栗、掌叶覆盆子、野葡萄等仅限于1-2个地区。种植规模方面:蓝莓、酸枣、树莓、香榧等有较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余甘子、黑莓、钙果、桑葚有部分规模化种植;其余几种处于零散种植或野生状态。
相关生产企业也有发展,2012年全国沙棘企业年产值10多亿元。20多年来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33万公顷,每年以数万公顷的速度增长;2011年日照东港区200公顷蓝莓园产量达2600吨,产值达7.2亿元,2012年该区蓝莓种植面积达1033公顷。伊春建立了中国最大蓝莓产业基地;2012年临安山核桃第一产业产值达7.5亿元,整个产业链产值达24亿元;浦江香榧在义乌2012年第五届森博会第一天完成交易额24万元;邢台年加工河北酸枣6万吨、酸枣仁5000吨左右,产值1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2012年掌叶覆盆子在浙江苍南、江西德兴分别有约33.3公顷的基地,但是江西德兴自从成功取得掌叶覆盆子的地理标志后发展势头较好,2013年德兴新开辟基地80公顷。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成立了第三代水果相关研究机构,包括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北京林业大学蓝莓发展研究中心、大连大学蓝莓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国际沙棘协会、全国树莓蓝莓协会、浙江香榧协会,还有《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沙棘》等出版物,以及每年各种产业化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管理和展示平台。同时,产生了一批第三代水果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日照蓝莓”、诸暨“枫桥香榧”和“德兴覆盆子”等。各地也注重宣传自己的特色果品,打造特色品牌,如“中国沙棘之乡”、“中国蓝莓之乡”、“无花果之乡”、“中国刺梨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积极推动了第三代水果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