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趋严行业自律不断加强 P2P网贷行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随着监管路径逐渐明朗、行业自律不断加强,一直饱受社会诟病的P2P网贷行业,今年以来出现了良性发展迹象,行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行业呈现稳定增长

    据数据,今年前7月P2P行业累计成交量达10252.5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68倍;截至7月底,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6567.5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94倍。

    数据还显示,截至7月底,网贷投资人数升至348.19万人,环比上升2.93%;借款人数达到115.39万人,环比上升2.65%。

    网贷收益率也日益回归理性。从统计数据看,综合收益率从1月份的12.18%逐月下降至7月份的10.25%。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一年来,行业综合收益率一路下行,是政策调控效果的体现,意味着网贷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认为,当前形势下,百姓投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金融机构对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总体上还不能有效满足,因此,互联网金融服务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综合以上数据,业内专家认为,P2P网贷行业正呈现出稳健发展的势头。

    近期,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银行业应大力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监管层鼓励银行业探索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建立互联网金融技术平台。征求意见稿同时提出,银行业要针对细分客户群和业务场景,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形成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趋势二:平台“存量淘汰”迹象明显

    在稳定增长的同时,行业分化也在加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281家,环比下降2.89%,正常运营平台数为2015年8月以来的新低。“存量淘汰”迹象明显。

    数据显示,7月共有101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问题平台51家(跑路30家、提现困难20家、经侦介入1家)、停业平台50家(停业43家、转型7家).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平台在退出时属正常停业,而非“一跑了之”。今年上半年,“大王理财”在清偿投资者本金与收益后永久关闭。像“大王理财”这样停业的P2P平台,今年7月就有43家。

    “今年上半年,问题平台数量占停业及问题平台的比例不断下降,2015年年底该项数值约为60.38%,2016年6月已降至44.68%,这意味着良性退出的平台数量占比明显上升。”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

    “网贷行业在政策规范和行业自律加强的背景下,整体环境逐渐向好,一些网贷平台知难而退主动离开,平台数减少,新增平台数也在放缓,质量自然就会提升,收益也会回归理性。”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说。

    趋势三:监管路径日渐清晰

    历经数年发展,网络借贷的市场定位、监管路径日渐清晰。2015年12月28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界定网贷平台作为网络金融信息中介企业的定位。

    该管理办法中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的规定,将可能成为P2P行业的“隐形门槛”。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7月,有近150家P2P平台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不过,真正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的只有48家,仅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2.04%。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期下发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征求意见稿)》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式向会员单位征求意见,行业自律逐步加强。

    地方网贷行业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据深圳市网贷企业比较集中的福田区网贷行业协会负责人透露,深圳正计划推出网贷行业信息披露系统,平台的相关数据有望与深圳市经侦、金融办等监管部门实现实时对接。

    “未来更重要的是监管思维的转换。”黄震认为,P2P作为新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难以实现绝对的无缝监管,传统的执法、排查理念并不能十分有效地防控风险。相关部门更应加强大数据检测预警技术,通过实时的业务数据检测,提前预防,及时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