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行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和研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的食品行业则忙于重新挽救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危机。由于我国食品行业出口销量占整个行业的销售总量的比重不大,因此营收方面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有限。而我国食品业的信任危机会在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国外市场需求萎缩以及消费者担忧加剧的情况下,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于物流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很多低附加值出口产品的运输成本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的一些食品企业表示,由于自身出口量不大,如果国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完全可以从国内市场来弥补销量减少。
  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可"自我消化"
  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食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4.1%。食品出口总额每年以20%的增长率递增,2006年达到270亿美元。而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在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称,今年1到7月份,全国食品工业累计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2.3333万亿元,同比增长34.08%,预计今年我国食品工业销售收入将达4万亿元。
  不难看出,我国食品业出口量占整个行业规模的比重较小。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主要影响来自世界性的食品价格膨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希兰曾表示,食品价格膨胀可能至少持续至2010年。
  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加上出口运输成本因为金融危机的提高,以及美元贬值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使得我国的食品出口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然而,这在我国内地食品企业来看,这一部分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在内地市场的加大市场拓展来自我消化。
  四川某食品集团董事长对媒体表示:"金融危机对公司的出口影响并不大。由于出口量不大,如果国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完全可以从国内市场来弥补销量减少。"
  行业面临"安全"挑战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食品业出口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由于我国下半年乳品行业的"三鹿奶粉"事件,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着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对媒体表示,今年下半年,乳制品出口会面临很大困难。近几年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问题,这对外向型企业的影响较大,但对整个出口影响有限。但在目前美元贬值、国内出口贸易已放缓的情况下,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将会使出口雪上加霜。那些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更有借口抵制中国商品,中国商品尤其是食品的准入门槛将会筑得更高。
  食品安全状况与群众要求仍存差距
  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国内和国际消费市场所关注。王文哲表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距离广大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菌落指数超标和农药残留超标、存在违法滥用非食品用添加剂情况、部分企业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体系不完善等5个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对出口食品的安全检测一直采取严格的把关。联合国驻华系统22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的不定期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食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食品出口方面,在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合格率已经超过99%。
  利好政策助力保障食品安全
  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审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和评估。草案针对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和监管弊端,增加了一系列强化监管的制度和规定。并强化了政府在食品召回过程中的责任,规定不得实施食品免检。
  在联合国驻华系统发布的《推动中国食品安全》不定期报告中,赞同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放在优先考虑的观点,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意义重大,关系到公众的健康,还会对一个国家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带来潜在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来源: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