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航空企业320家。分地区来看,华北地区79家,中南地区65家,华东地区66家,东北地区31家,西南地区43家,西北地区29家,新疆地区7家。

  通用航空产业规划一般应当包括产业定位、业态选择、空间布局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

  1、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是明确通用航空落地一市一县后的功能和作用,是规划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项工作,因为规划阶段往往还没有完成机场建设,甚至尚未启动机场选址工作。在飞行条件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去定位产业,对编制单位是不小的考验,但也有一些共性的规律可循。

  一是注意梦想和现实的平衡。过分夸大产业规模和作用显然不可取,故事太大难以落地将注定招来麻烦;但没有梦想过于现实也难以吸引决策者兴趣,毕竟目前通用航空盈利性整体欠佳。既要把通用航空未来的广阔天地描绘出来,又要合情合理避免过分扩大,是编制产业规划必须要把握好的第一原则。

  二是避免硬要发展没道理。通用航空产业链长、业态多元,但全产业链发展、试图将通用航空的所有业态聚集在几个平方公里内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纯属瞎胡闹。发展通用航空,一定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选择通用航空在时间、效用和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施重点突破。

  三是做好产、业与人的设计。与传统制造类行业不同,我国“十二五”以来通用航空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按照配套基础条件、引进龙头企业、实现就业税收贡献的思路发展通用航空的路径无法走通。通用航空可以作为发展亮点,也可以作为带动转型升级的抓手,但其自身规模不大、效益不高是客观事实,因此在规划阶段必须做好与通用航空配套对接的业态与人气的解决方案。

  2、业态选择

  业态选择则需要重点考虑通用航空业务的运行要求、经营特点与地方的基础条件是否匹配,依此从通用航空诸多业态中进行筛选,作为地方发展通用航空的切入点。

  例如,空中游览能够带动旅游品质升级,支持全域旅游建设,同时运行门槛较低,因此广受各地欢迎,但并不是有景区就可以开展,除了景区风景要适合从空中观看之外,还需要一些客观条件。一是经济水平与消费特点,当地旺季四星级酒店一晚房价应至少不低于空中游览单位价格;二是天气和气候应保证每年可飞天数有200天以上;三是企业应该具备天好就能飞行的空域协调能力,同时应开辟多条航线供游客选择;四是单一城市(地级市)年接待过夜游客不能少于2000万,单一景点年接待游客不应少于300万人次。此外,企业还必须有多项业务搭配以获得足够的飞行小时数,91部运行半径理论上不能超过40公里,航线穿越人口稠密区需要I类性能双发直升机等等。

  以上例子只是通用航空数十种业务中的一种,其他业务也各有千秋。如果编制单位不熟悉行业、不了解运行、不掌握规章,仅靠感觉想当然进行设计,其规划成果在执行中会四处碰壁,自然只能落得锁在柜子里落灰的结果。

  其他

  空间布局和投资收益则是因各地情况而异。空间布局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产业分布应当按照与飞行运行的紧密程度梯次分布,机场周边的土地最为宝贵,因此只能规划给与飞行紧密相关的业态,其他业态则逐次向外摆开。同时,建议产业布局在机场选址确定后开展,否则机场的位置调整,会导致产业空间布局的重新调整。

  投资收益的测算则要细致严谨,详细测算各个项目的成本收益,按照财务规范计算各类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在操作中,需要处理好通用机场前期高投入和后期高折旧的问题,同时合理估算各类航空项目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