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领域外的企业,渐成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参与主体。

 

华为晒出“造车朋友圈”

5月9日,华为官网晒出其“造车朋友圈”,并称之为“5G汽车生态圈”。

从名单上看,一汽集团(红旗、奔腾、解放)、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乘用车、小康)、上汽集团(乘用车、通用五菱)、广汽集团(新能源)、北汽集团(新能源)、比亚迪、长城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等国内18家主流自主品牌车企悉数在内。华为“5G汽车生态圈”的目标也很清晰,就是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共同打造消费者认可的5G汽车。

若扩展至智能汽车领域,华为的“造车朋友圈”不止于此。华为的HiCar业务已与奥迪、一汽等30多家车企在超过120款车型上有了合作。

“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19年给华为汽车业务定下的基调。

在这一基调下,华为在2019年4月发布了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并向生态圈伙伴和众多车企提供上述模组和车载终端等产品,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提供了技术基础。同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为与华为云并列的业务部门。

此次华为成立“5G汽车生态圈”,意味着向“帮助车企造好车”的目标更进一步。华为表示,希望通过汽车增量部件、“1+8+N”的全场景体验及5G解决方案,向生态圈伙伴提供技术、平台等。

“此次提到的‘1+8+N’,就是鸿蒙系统的应用场景。HiCar可以被看作鸿蒙系统装车前与车机深度互联的一个功能模块。”有业内人士表示,HiCar是华为现阶段的过渡系统,真正的“大招”是鸿蒙系统。据介绍,“1”是指智能手机,“8”对应电脑、平板等8个产品领域,“N”则指代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囊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智能汽车产业的五大参与主体

在武汉理工大学杨胜兵副教授看来,智能汽车产业的参与主体将会发生巨变:“参与方包括各管理部门、运营商、场景应用商、主机厂、零部件、算法提供商、运营商等。”

今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下称《战略》)明确了智能汽车产业的五大参与主体:主机厂成为产品提供商;零部件企业成为系统集成供应商;互联网等企业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通信等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交通基础设施企业发展为智慧城市系统方案供应商。

除了华为,主动晒出“造车朋友圈”的还有宁德时代。3月,宁德时代在社交平台以“电动时代,你来不来”为话题,用多图和互动的方式,展示了合资、自主车企等伙伴。

华为、宁德时代等晒出“造车朋友圈”,意味着汽车产业链正在发生变化。

造车圈外,专业领域的公司进军智能汽车产业链;造车圈内,头部主机厂凭借资金和产品优势寻求合作。在智能操作系统领域,除了华为的鸿蒙系统,还有阿里与上汽合资的斑马网络推出了斑马智行VENUS系统,首款搭载该系统的上汽荣威RX5 Plus已于本月正式上市。

专业领域企业参与智能汽车产业链,各司其职将加速行业发展。正如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社交平台上所言:“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这次轮到我们出牌了!”出此豪言,部分底气来自“与华为的合作有很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