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尴尬——电动自行车骑着骑着没电了?

 

眼下,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到2.9亿辆,已成为外卖骑手、快递员和许多百姓出行的必备工具。尽管充电已成为许多车主的日常,但仍难免尴尬时刻。

最近,武汉街边冒出了不少橘黄色柜子——电动自行车换电站。当电动自行车没电时,只要用APP扫一扫柜子上的二维码,2分钟内便可完成“换电”。

2分钟内,电动车“满电复活”

6月19日上午,在武汉市江岸区和谐大道与青松路交叉口,美团外卖骑手文先生在铁塔智能换电柜前停车,麻利地卸下电动自行车上的电池,扫描柜子上的二维码后,柜门打开。他将没电的电池放入柜中,插线充电,关闭柜门,另一扇柜门自动打开了,推出一块充满电的电池。卸换电池,前后不到2分钟。

“换上电池后,能连续再跑4小时、60公里。”文先生说,每月交270元使用费(平均每天9元)就能随时随地无限次数换电了。他的手机APP上,显示着附近的智能换电柜位置。

智能换电柜,是专司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湖北铁塔公司所布放的。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此前经过调研发现,武汉市约有2.5万至3万名专业骑手,60%至70%的骑手称电动自行车充电难、时间长,希望能有“共享电池”,随时为电动自行车续电。

去年11月,湖北铁塔公司开始涉足此项新业务,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2000个智能换电柜,其中武汉市1000个,为从事快递、外卖的专业骑手和普通市民提供“换电”服务。

“以前电动自行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充一次电要4个多小时,一个月大概需要120元电费。”外卖骑手段建林说,与换电相比,在家充电虽然便宜,但充电期间不能跑单,耽误时间。

据了解,铁塔公司有两种收费方式:270元/月及600元/75天,期限内可无限次数“换电”(如果支付宝芝麻信用分足够,免1000元押金),对应用户日均成本9元、8元。

“一个智能换电柜的服务半径可达500米,一天有超过50人次换电。”湖北铁塔江北片区业务经理方伟说,一个智能换电柜共有12个柜口,配置有60V、48V两种型号的锂电池,能匹配市场上99%的电动自行车。

据了解,全省除神农架外,已建设600个铁塔智能换电柜,其中武汉市400个。

“共享”换电,仍在路上

嗅到“换电”商机的,并非只有湖北铁塔公司。

近两年来,腾讯、阿里、蚂蚁金服、宁德时代等巨头争相入局,布局智能“换电”业务。除铁塔公司外,e换电、街兔换电也在武汉市布局智能换电柜,但两者数量相对较少,换电柜总数加起来约有300个。

电动自行车“换电”市场,空间几何?

“目前武汉用户量过万,全省用户数达到2万。”湖北铁塔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之后,电动自行车用户数量增加,“换电”用户数量也增加了,4月以来,武汉市约增加了4500名用户。

“用户量虽然增加了,但还没能实现盈利。”该负责人坦言,一座换电柜的建设成本接近6万元,600座换电柜建设成本需要3600万元,还不包括一年的维修、管理、充电成本,2万名用户“换电”所带来的收益远不抵这些支出。接下来,将逐步在普通市民中推广,以扩大用户基数。

眼下,许多市民对街头“换电”业务的热情度似乎并不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多数市民认为,短距离出行无需多次换电,他们仍然会选择在家充电,每天充电的成本通常不到一元。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事故频繁发生,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换电”是破解充电安全隐患的最佳选择,保守估计“换电”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然而,要打动更多普通市民,就必须破解行业痛点。采访中,不少骑手也表示,“换电”还有待改进。“换电柜覆盖还是太少了,换电高峰期,经常找不到满电电池。另外,电池多次共享后续航能力下降了。”美团外卖员郑先生说,希望换电柜能扩大覆盖面,提升维护和更换频率。

针对上述疑问,方伟称智能换电柜选址需要报备审批,加上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整体建设相对较慢,管理也有待提高。

据了解,“换电”服务在上海、深圳等地尝试较早,但市场仍难以快速扩展。此前曾有运营商测算,每天收费5元基本上可以持平。而哈啰称,“换电”项目的主要盈利方式依赖收取用户租金,这一点类似于共享单车。“换电”项目眼下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更需要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这项新业务能否走得更快、更远,需要科学布局、管理,需要创新营销与精准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