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持续了约7年时间,尤其是去年到今年变化特别大,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大约为50%-60%,有些年份甚至能达到70%-80%。”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美国捷尔杰有限公司(JLG)亚太区总经理顾韬表示,高空作业平台未来还有巨大的需求增长空间。

爆发式增长的市场

以北京大兴机场为例,顾韬告诉第一财经,大兴机场在修建的时候没有使用脚手架,而是全面使用高空作业平台,和传统的脚手架相比,高空作业平台的工作效率能够提升50%,成本的降幅也大约是50%。

和传统的脚手架相比,高空作业平台需要用到的工人数量更少,工期更短,“同样一个项目,用脚手架可能需要30个工人用10天来完成,如果用高空平台的话,可能只需要10个工人耗时5天就结束了。”顾韬说。

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节约、安全系数的提高,也促使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愿意放弃脚手架而改用高空作业平台,而且随着高空作业平台租金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小型施工方也开始转变成为需求方。

智研咨询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近20万台,而美国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63万台左右,欧洲十国的设备保有量为30万台,欧美市场设备保有量远高于中国。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的保有量差距,主要是由于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起步较晚,早在1969年美国就开始使用高空作业平台,已经有超过50年的发展史,而中国2002年才开始使用高空作业平台,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史。

顾韬告诉第一财经,从供需角度来看,国内的建筑公司在快速引入高空作业平台的概念,因此市场需求非常大,但同时国内的供给能力也非常强大,目前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产能已经基本和美国持平。

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之中,头部企业也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顾韬坦言,高空作业平台是一个头部高度集中的行业,在国外市场,包括JLG在内的高空作业平台四家头部企业,就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并且这四家企业都是专一制造高空作业平台。

而在国内,虽然入局的玩家不再仅限于专一业务公司,诸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等综合性工程机械制造商都参与进高空作业平台的行业,但这些企业也都是千亿级别的规模,“只有这样的规模,才有竞争的可能性。”

共享模式的可能性

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租赁,高空作业平台的制造企业将设备卖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再将设备租赁给终端的建筑公司。“现在的施工队都已经去资产化,只在施工的时候租赁所需要的设备,做完之后再还给租赁公司。”顾韬说,“一个6米的剪刀车,月租金2000元不到,大型的臂车月租金大约一两万块钱之间不等。”

在当前的租金条件下,租赁公司的投资回报期大约在5年左右,业内如远东宏信、众能联合的头部租赁公司,设备保有量已经达到几万台。

但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JLG对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设想,远不止于目前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电动高空作业平台、共享高空作业平台,这个行业还有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

“高空作业平台的租赁模式和现在的共享经济有共通之处,租赁其实就是共享经济的一种。”顾韬认为,共享高空作业平台或将成为未来行业普及和推广的一种模式。事实上,在东南亚,JLG已经开始尝试共享模式,将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布置在工业园区的门口,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租赁使用设备,使用完毕迅速归还。目前租赁公司的租期通常是按星期或按月计算,共享租赁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按小时、按天进行租用,更加便利也更加低门槛地使用高空作业平台。

而共享单车经历了快速扩张又快速洗牌的过程,共享高空作业平台是否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顾韬认为,共享高空作业平台也会出现这样过剩的状态,然后再重新回到平衡。目前整个行业的产能已经是供大于求,但是同时需求还在不断扩张,来吸纳现有的产能。现目前,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使用场景还主要停留在建筑工程领域,但未来,高空作业平台将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城市园林、楼宇日常维护等多个场景。

此外,全电化也是高空作业平台的发展趋势,并且有望成为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新的增长点。顾韬告诉第一财经,JLG已经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了全电高空作业平台的产品,目前还处在刚投入市场的阶段,但是已经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反馈,未来一旦全电产品有了规模效应,成本就会快速下降,“实际上,仅靠JLG一家企业的需求,就可以把成本大幅降下来。”顾韬说。

 

“中国市场的保有量正在逐步追赶美国,预计在5年内,市场的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我们要走的这条路不会和美国完全相同,中国市场有它独有的特征,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顾韬说,而届时全电高空作业平台或将填补开始放缓的市场增速,成为行业全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