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国已确定产业发展路线并开放了测试道路。与此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也愈发繁荣,传统主机厂、互联网企业、ICT企业、出行服务企业等纷纷加入智能网联汽车赛道。随着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降低,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普及率逐步提升,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赛迪顾问数据预测,到2022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将达到6329亿元,增长率将达到54.3%。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感知技术和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决策环节和后市场环节市场占比将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地图、云端技术的成熟使得高精地图、智慧交通云平台等产品进入市场,相关产业链的市场占比亦逐步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认为,交通出行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涵盖民众出行、物流运输和多个特殊场景(港口、矿山、园区),因此高效、便捷、安全、节能的出行需求是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由于用户对安全的出行方式有了更高要求,汽车安全技术正在经历从被动安全到无人驾驶的发展过程,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甚至做到预防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安全出行需求正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
此外,在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有力带动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汽车电子在整车的成本占比持续增长,车规级芯片已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结构复杂,涉及细分领域众多,在未来会有很多不同的发展路径,这也对车规级芯片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
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认为,车规级芯片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更多需求,车规级芯片开始向多核异构方向发展,芯片性能日益提升,芯片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车路协同是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我国汽车市场存在单车价格低、总体基数大的特点,若沿着“单车智能”的路线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无疑会使产业在市场规模和产业技术迭代升级方面受限。因此,为推动智能网联汽产业在特定场景落地,并发挥我国在通信网络设施以及应用场景方面的优势,车路协同将成为产业关键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悉,车路协同的核心在于通过“灵活的网”,将“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以及“强大的云”互联。通过路端设备获取的环境信息和基于云端的决策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车辆自动驾驶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推进车辆自动驾驶功能的提升和相关产品的落地。
“如今,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互动到融合的发展过程,未来车路协同发展模式势必会得到推广和普及。通信、信息、计算、控制等跨领域的技术也将成为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柱。通信方面,5G技术的到来能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网络通信的需求,有望加快科技巨头与传统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术研发进度并使其分担研发成本,以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说道。
钟志华认为,在车路协同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四大发展路径。第一,普通道路上行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将会聚焦量产。第二,智能网联汽车出行服务市场将成为各企业新的竞争起点。第三,基于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矿山、港口运输和园区物流、清扫等场景也将成为未来商用车竞争布局的焦点。第四,在车路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某一车企注定会与其他车企协同创新,也会与不同产业下的各个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因此业内合作、跨界协同将成为新型智能汽车整车开发的新趋势。比如车企间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华为与车企跨界合作,百度开发Apollo自动驾驶软件平台等。
清华大学教授成波也认为,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已进入协同发展新时代,协同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单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存在的很多弊端,如感知存在盲区、交通出行状态无法达到最优、成本和功耗过高导致产品无法实现商业化落地等。在协同式自动驾驶系统中,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比如,使用5G-V2X系统可实现无盲区感知,还能够实时获取道路交通状态以选出最优应对策略,采取低成本且低功耗的运行模式,对交通资源进行全局整合,并选取合理角度对系统进行管理。
在车路协同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具备智能辅助和联网功能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及其成本的降低,预计具备智能网联功能的产品在车辆产品中的普及率将迎来指数级增长。
赛迪顾问预测,2021年,具备车联网功能的车型占比将超过75%。如果以具备自适应巡航功能(ACC)作为L2级功能评判标准,具备L2及L2以上功能标配或选装车型占比将超过30%。在产业链中,涉及云计算、高精地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将逐步完善,产品市场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此外,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也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12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受庞大市场需求驱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市场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2021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4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