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疗养院转型养老机构
“业内一直有讨论,国企的疗养院资源庞大,能否整合到一起,统一经营向民生方面转型。”国有企业研究专家李锦向透露,“这牵扯到多个部委,包括国资委、国家发改委和人社部。”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将有力有序推动地方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养老服务设施,并制定准入、管理等政策举措。
该《通知》还指出,多种方式支持利用存量资源发展养老,在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支持空置公租房、国企物业等无偿或低偿用于养老用途。
国资渗入养老产业,将大大降低养老机构的成本。
黑龙江哈尔滨市一家民办养老院院长向表示,“土地费用占养老院成本非常高。这也就是公办养老院的价格低于民办养老院价格的原因之一。”
该院长表示,而一旦大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包括国企疗养院进入到养老领域之后,“将大幅降低养老院的成本”。“比如疫情期间,国有企业的房屋就给养老院减免了租金,而私人用地则不会给养老院减免租金。”
对于养老行业而言,依旧处在微利的平衡线上。
上述养老院院长接管了一家社区养老院,“现在养老院收费不能够太贵,因为要和老年人的养老金挂钩。但是,低收费又让养老院运营困难。”
中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经历了16连涨,其中2011年之前,连续以10%左右的幅度上涨,从2016年起涨幅下降至6.5%,2017年的涨幅进一步下调至5.5%,此后都与当年度的GDP相挂钩。
该人士举例,“目前住在养老院的老人普遍养老金水平在2700元之上,而养老院的收费在2200元左右。”
“这个行业的秘密是,全靠接管失能老人获取收入。”该人士表示。
而国有低价土地或者资源入市后,或将改变这一格局。
《通知》指出,加强转型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主要采取划转整合方式,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整合资源、统筹规划;转型过程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法依规采取授权经营、资本金注入、作价出资(入股)、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养老项目建设。设立专项经费,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据了解,由于人社部“十四五”规划尚未对外公布,因此,目前还没有对涉及“十四五”信息的更多表态。
呼吁国资继续注入社会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将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制和办法。进一步加大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力度,把国有土地和一些其他国家掌握的资源划到社保基金的筹资范围,多渠道提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能力。
这意味着,继《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之后,国资将继续支持社会保障制度。
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公布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指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基本目标是弥补因实施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据了解,中央企业层面的国资划转社保基金已经完成。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近期,包括北京在内的地方国资委也持续展开行动。北京国资委印发了《北京市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并指出,划转比例统一为纳入划转范围企业国有股权的10%。
仍需模式创新
“将国资划转社保领域对社会稳定、养老以及就业都非常重要,国资是社保领域很重要的收入来源。”李锦表示,“这个作用下一步还会继续加大。”
他同时透露,“业内一直有一个倾向,就是国企的疗养院资源很大,数量相当多,到底怎么办?”
“如果重新成立一个养老产业集团,对整合资源利用有好处。但是国企不愿意这么做。统一经营属于改革的焦点,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这涉及到对一个行业的改变。”李锦表示。
业内专家对国有资产以及国有企业对社保的帮助,予以厚望。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前理事长戴相龙近日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保障养老金长期有效地平衡,因为我们国家有强大的、足够的国有资产,我们的国有资产净资产是65万亿元,加上银行的有75万亿元。
他补充道:“我还有一个想法,国有土地或国家征用的集体土地进入市场以后,土地出让金不要都用在房子上,完全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这个事情我的看法是搞晚了,但是现在也不晚,大中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还在扩大建设,国有土地是国家的,出让金一部分划作社会保障资金、养老储备资金,我认为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