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第一章 2005-2006年我国煤炭市场分析
第一节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
一、2005年煤炭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
二、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煤炭贸易净进口国
三、十一五”期间中国煤炭产能扩张应适当控制
第二节 2005年煤炭行业运行分析
一、2005年煤炭运行情况
二、2005年煤炭运行特点
三、2005年煤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2005年煤炭经济运行评析
一、2005年煤炭行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二、2005年煤炭经济增速有所减缓
第四节 2006年煤炭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2006年煤炭产需规模大于预期
二、2006年以来煤炭市场过剩原因分析
三、2006年以来煤炭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原因分析
四、2007年可能会成为煤炭市场的“寒冷冬夜”
第五节 2006年前三季度煤炭市场运行分析
一、资源稳定增长
二、供需保持大体平衡
三、煤炭市场价格保持高位盘整
四、目前煤炭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2007年煤炭买方市场将重现
一、煤炭产能过剩之势成定局
二、煤炭进出口形势更加明朗
三、市场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第二章 2005-2006年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5年电力供需分析
一、2005年我国用电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二、第二产业用电增速高位回落
三、高耗电行业用电增速回落
四、各大区域用电仍保持较快增长
五、多数地区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增长速度高于统调用电量
六、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七、电源在建规模较大
八、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
第二节 2005年我国电力行业运行分析
一、用电情况
二、发电情况
三、电力供需情况
四、电力行业经济效益情况
第三节 2006年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6年我国电力生产和输送情况分析
二、2006年我国电力消费情况分析
三、2006年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四、2006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三章 中国煤、电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电产业的技术经济关系分析
一、煤炭是电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电力产业是煤炭的最大用户
三、煤炭较优的使用途径是发电
第二节 中国煤、电产业之间的价格关系
一、中国煤炭产业的价格体制分析
二、中国电力产业的价格体制分析
三、中国煤、电产业的价格关系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电产业的结构分析
一、中国煤炭产业的结构分析
二、中国电力产业的结构分析
第四节 中国煤、电关系的架构取向分析
一、煤办(并)电纵向一体化
二、电并煤纵向一体化
三、煤、电、路、港一体化
第五节 政府在煤、电关系架构演变中的作用
一、制定政策,引导并直接参与煤、电纵向一体化的进程
二、促进电力的全国联网,推进厂、网产权的分离
三、加强对煤、电纵向一体化企业的政府规制
第四章 我国煤电市场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煤电合作理论分析
一、煤电合作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煤电合作模式的概念模型
第二节 基于产业链效率的煤电纵向规制模式分析
一、纵向关联产业的规制理论回顾
二、纵向外部性、需求强波动与产业链效率
三、煤电产业链纵向价格规制模式
四、规制延伸:基于产业链的价格规制模式
五、相关辅助政策与措施
第三节 我国煤电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供电煤耗趋降
二、煤电一体化趋热
三、我国攻克燃煤发电重大技术难关
四、2005年电力工业消耗煤炭占煤炭产量50%以上
五、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
第四节 新形势下煤电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分析
一、煤电双方应积极推动并完善煤价电价形成机制
二、分散市场风险,签订中长期供应合同
三、煤电合作开发煤源,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五节 电煤市场化条件下的燃煤火电企业效益分析
一、燃煤火电企业利润分析
二、影响火电企业效益的因素分析
三、煤炭市场化对火电企业效益的影响
四、提高火电效益的对策
第六节 完善市场结构是优化煤电竞争环境的基础
一、电力产业竞争性分析
二、改善市场结构,优化煤电竞争环境的建议
第五章 我国煤电联动发展分析
第一节 电煤价格将全面放开
第二节 煤电联动的价值分析
第三节 电煤定价的主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电煤价格改革的现状
二、电煤价格改革的主导思想
三、电煤定价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从电煤价格上调谈电煤价格的形成机制
一、电煤价格机制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二、电煤价格上升的理论解释和实证
三、影响我国电煤价格形成机制正常发挥的因素
第五节 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对石化电力企业的影响分析
一、国家煤电价格联动方案的出台背景
二、政策着眼点和具体操作办法
三、石化企业自备电厂实行煤电联动方案的现实意义
四、实行煤电联动方案对石化电力企业的长远影响
第六节 煤电联动背后的利益博弈分析
第七节 煤电联动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一、价格上涨激化煤电矛盾
二、联动政策被迫出炉
三、联动政策问题多多
四、期货交易浮出水面
五、转变观念迫在眉睫
第八节 煤电联动的现状分析
一、煤电价格联动步入市场化
二、煤电二次联动 煤价获得正面支撑
三、煤电联动制度实为电力体制改革矛盾的转移
四、煤电联动助火电企业业绩提升
五、煤电联动使中国发电商利润率恢复
六、煤电联营下一步发展分析
第九节 关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背景
二、煤电价格联动的主要内容
三、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各方面的影响
四、目前价格联动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解决目前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六、实施煤电联动机制应注意的七大问题
七、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一步演进的思考
第十节 正确看待电煤供应与价格并轨
一、电煤合同签约概况
二、价格市场化推动了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价格市场化加速了电煤数量和价格上的并轨
四、价格市场化促使煤炭企业科学组织生产
第十一节 煤电联营是解决煤电之争的有效长久之举
一、煤电联营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二、从源头煤电联营是实现煤电企业双赢的首选
三、煤电联营有利于加快电价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第十二节 完善煤电联动机制 推进煤电企业联营
一、煤电联动尚须完善机制
二、供求平衡催生煤电联营
三、煤电联营实现互利双赢
第六章 我国煤电发展其他问题分析
第一节 煤电一体化是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
一、电力发展离不开煤炭,煤炭发展也离不开电力
二、煤电一体化的国民经济地位
三、煤电一体化的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第二节 用电负荷率同供电煤耗关系的定量分析
第三节 燃煤发电企业管理指标体系分析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1 世界煤炭探明储量
图表2 1980-2030年世界各地区煤炭消费量
图表3 1985-2030年世界煤炭贸易
图表4 1995-2030年主要煤炭进口地区的进口量
图表5 2005年煤炭经济运行部分指标与2004年对比
图表6 2005年煤炭产业集中度与2004年比较
图表7 2006年下半年月度国内煤炭需求
图表8 2001-2006年规模煤炭企业产量及比重变化
图表9 2005-2006年各区域煤炭产量比重变化(根据规模煤炭企业产量计算)
图表10 2005-2006年按区域分煤炭需求比重变化
图表11 2003-2006年社会煤炭库存量走势分析
图表12 2005年各产业电力消费
图表13 2005年各产业用电量所占比重
图表14 2006年1-8月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15 2004年-2006年8月发电量及增长趋势
图表16 2004年-2006年8月累计发电量及增长趋势
图表17 2006年1-8月火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18 2004年-2006年8月火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19 2004年-2006年8月累计火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20 2006年1-8月水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21 2004年-2006年8月水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22 2004-2006年8月累计水电发电量及增长情况
图表23 2006年1-8月全国跨区域送电及电力进出口情况
图表24 2006年1-8月各产业用电量情况
图表25 2006年1-8月电力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6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情况
图表27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情况
图表28 2006年1-8月电力生产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图表29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生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
图表30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生产业利润总额及增长情况
图表31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生产业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趋势
图表32 2006年1-8月电力生产业亏损企业情况
图表33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生产业亏损企业个数及占企业总数比重情况
图表34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生产业亏损总额及增长情况
图表35 2006年1-8月电力供应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情况
图表36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供应业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
图表37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供应业利润总额及增长情况
图表38 2004-2006年8月电力供应业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增长趋势
图表39 2006年1-8月电力供应业亏损情况
图表40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供应业亏损企业个数及占企业总数比重情况
图表41 2004年-2006年8月电力供应业亏损总额及增长情况
图表42 全国及各大区域煤炭、电力产量及所占比重
图表43 煤、电企业纵向一体化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图表44 煤电合作网络多层次结构
图表45 煤电合作模式的描述方式
图表46 煤电合作网络
图表47 煤电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
图表48 7种煤电纵向价格规制模式
图表49 政府干预下电煤形成价格
图表50 没有政府干预下的电煤形成价格
图表51 用电负荷率同供电煤耗间量化系数计算
图表52 量化系数变化图
图表53 “指标树”模型图
图表54 市场目标一览表
图表55 主要指标一览表
图表56 大指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