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历次整顿,我国的信托业已逐步进入良性轨道,信托资产规模加速增长,其占GDP的比重也逐渐加大。2004年信托资产规模占同期GDP的比重仅为1.1%,到2007年这一比重已上升到3.9%;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一比重在2006年是仅为1.7%。由此可见,近几年来,我国信托行业的发展速度逐年加快,且其发展速度要快于同期GDP的发展速度。
 2007年信托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达到了9600亿元,而2004该指标仅为1498亿元,4年时间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的绝对值实现成倍增长。2006年公布年报的46家信托公司中信托资产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共有9家,而2004年的时候只有3家公司信托资产规模超过百亿。信托公司的第一集团迅速扩张,信托资产管理规模急剧增长。
 在信托资产中,2007年增长最为迅猛的是银信合作产品。从信托产品的投向分布来看,以集合类产品为例,2007年上半年投资于金融市场的信托产品有187个,涉及资金309.0亿元,分别占2007年上半年全部集合信托产品的66.8%和75.6%,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35.5和60.8个百分点;投资于房地产市场的信托产品28个,涉及资金34.9亿元,分别占2007年上半年全部集合信托产品的10.0%和8.5%,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13.7和30.6个百分点;投资于基础设施(含能源、交通)的信托产品35个,涉及资金32.3亿元,分别占2007年上半年全部信托产品的12.5%和7.9%,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13.8和16.8个百分点;投资于工矿企业的信托产品20个,涉及资金26.0亿元,分别占2007年上半年全部信托产品的7.1%和6.4%,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6.3和3.2个百分点;投资于其它领域的信托产品10个,涉及资金6.3亿元,分别占2007年上半年全部信托产品的3.6%和1.6%,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1.7和10.2个百分点。
 2008年宏观调控对集合信托产品继续产生较大影响。2007年上半年贷款类信托集合产品数量同比下降47.14%,发行规模同比下降71.8%。由于贷款类集合信托产品2007年降低幅度较大,2008年下降趋势将不会继续。但是由于2008年我国将实行偏紧的宏观政策,以及信托新政中关于贷款比重的限制,贷款类集合信托产品难以取得较大幅度增长。虽然信托新政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这些过分依赖贷款方式的信托产品影响较大,但是2007年1-10月房地产类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占比达到10.54%,基础设施类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占比达到5.99%。预计2008年对投资的控制将影响产品规模增长和收益率水平。随着2008年证券市场的回归和流动性的缩紧,证券类信托产品增速将面临着减缓的趋势。
 经过六次大的整顿,信托公司数目已由20世纪80年代高峰期的1000家左右降至2007年的50多家,截至2008年2月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通过“重新登记”获发新的金融牌照的信托公司共有34家。信托行业表现出垄断竞争的格局。
 从整体上看,重新洗牌后的信托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而市场需求却在不断扩大,有竞争力的公司将进入规模和业务的爆发性增长时期。在过渡期内,实力强的信托公司已经换的新的牌照,而实力缩小的信托公司则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得到新牌照。信托公司将在换发新牌照的过程中完成新的洗牌。
 信托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继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值重估和富裕人群增长将使信托业面临爆发式的增长机遇。
 从短期看,开始于2007年3月的信托行业第6次整顿将对信托业产生根本性影响,信托行业将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信托新规将使信托公司强弱更加分明,两极分化严重,信托公司强者恒强,资本实力弱小的信托公司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信托新规限制原有的贷款类信托产品,促使信托公司不以贷款作为主要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而是积极发展新的产品和业务,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从而引导银信合作升温,有利于信托行业的长期发展;信托新规的实施,加速了信托行业的资产重组,通过引入资本实力强大的其他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或第一大股东,信托公司壮大了自己,增强了资本实力,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 因此,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有利于信托行业整体的长远发展。但对于资本实力弱小的企业来说,其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部分企业将摆脱不了被并购和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 目 录 〗

第一章 信托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 3
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 3
一、行业产业链分析 3
二、信托资产规模所占GDP比重的变化 3
第二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 3
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 3
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 3
三、2008~2010年供给预测 3
第三节 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3
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 3
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 3
三、2008~2010年需求预测 3
第四节 信托业向海外市场发展 3
第五节 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 3
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 3
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 3
第二章 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3
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 3
一、信托行业目前基本表现为垄断竞争 3
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3
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 3
一、信托公司两极分化严重 3
二、我国信托业竞争形势日趋严峻 3
第三节 行业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 3
第四节 行业研发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 3
第三章 信托产品分析 3
第一节 房地产信托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3
一、供给状况分析 3
二、需求状况分析 3
三、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3
第二节 企业年金信托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3
一、供给状况分析 3
二、需求状况分析 3
三、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3
第三节 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3
一、供给状况分析 3
二、需求状况分析 3
三、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3
第四节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3
一、供给状况分析 3
二、需求状况分析 3
三、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3
第四章 细分地区分析 3
第一节 上海信托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3
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 3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3
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
第二节 深圳信托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3
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 3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3
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
第三节 北京信托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3
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 3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3
三、区域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
第五章 企业分析 3
第一节 行业企业特征分析 3
一、行业企业总体特征分析 3
二、所有制特征分析 3
三、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 3
第二节 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比分析 3
一、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3
二、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3
三、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3
四、发展能力对比分析 3
第三节 陕西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析 3
一、企业基本状况 3
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 3
三、公司技术及研发水平 3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
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 3
六、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 3
第四节 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析 3
一、企业基本状况 3
二、企业行业地位分析 3
三、公司技术及研发水平 3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
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 3
六、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 3
第六章 行业投资风险分析及提示 3
第一节 经济环境风险分析及提示 3
第二节 行业政策风险分析及提示 3
一、打新遇监管瓶颈,信托业发力私募基金 3
二、新管理办法的实施 3
三、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财业务新规出台 3
四、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信托的机遇 3
第三节 行业市场风险分析及提示 3
一、市场供需风险提示 3
二、行业竞争分析及风险提示 3
第七章 行业投资机会及建议 3
一、总体投资机会及投资建议 3
二、子产品投资机会及建议 3
三、区域投资机会及建议 3
四、企业投资机会及建议 3
表1 信托资产规模与GDP比较 3
表2 2006-2007上半年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情况统计 3
表3 2006-2007上半年集合信托产品投向统计 3
表4 信托行业历次整顿情况 3
表5 获发新牌照的34家公司 3
表6 信托公司两极对比悬殊 3
表7 信托投资公司总体排名前十位公司情况 3
表8 信托公司2006年注册资本排名榜 3
表9 2006年信托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榜 3
表10 获得新牌照的信托公司所属省市 3
表11 安信信托与陕国投盈利能力对比(2007年第三季度) 3
表12 安信信托和陕国投偿债能力比较(2006) 3
表13 安信信托与陕国投运营能力对比(2007年第三季度) 3
表14 安信信托与陕国投发展能力对比(2007年第三季度) 3
表15 陕国投关联企业 3
表16 陕国投运营状况表 3
表17 2007年度陕西国投实现利润 3
表18 2007年陕国投负债能力表 3
表19 2007年陕国投发展能力表 3
表20 安信信托行业地位 3
表21 2007年安信信托运营状况 3
表22 2007年安信信托盈利状况 3
表23 2007年三季度安信信托盈利能力 3
表24 2007年安信信托偿债能力 3
表25 安信信托发展能力表 3
表26 信托行业政策影响 3
图1 我国富裕人群变动趋势和预测 3
图2 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变动及预测 3
图3 信托行业集中度 3
图4 2007年商业银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占比 3
图5 2007年信托公司参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占比 3
图6 陕国投组织结构图 3
图7 安信信托组织结构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