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之前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正式公布,其大部分内容都已经为媒体所熟知,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数据目标是第一次披露。

首先,这次产业振兴规划,是国家意识到汽车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而期望牵一发而动全身。总体上来说,这次的规划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一是促进消费,这是市场层面;二是实施重组,这是从生产层面;三是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是从新能源汽车的层面。

从消费层面来讲,这样的规划措施最容易实现,不管是取消不合理的规定,还是实施消费促进的政策,都比较容易从行政层面进行实施,但是年度产销1000万辆的目标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而且,政府规定这样的目标,好像有些行政干预的味道。主要的担心是,不要产生数据的虚假以创造繁荣泡沫。

最难的则是生产层面的企业重组。14家到10家,而且点名式的所谓四大四小,好像并不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但是国有体制占有主导地位的汽车行业,没有政府的有形之手,也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从国家政策来说,这样的重组规划并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也并没有规定出要将那些产能水平低下的企业到底如何整治:剥夺牌照资格、强行重组,还是自生自灭?

而钦点出来的“四大四小”是否就是市场的最好选择,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来证实。更何况那些民营企业,到底如何参与重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而所谓的重组的本意应该是做强,只有做强的做大,才是持久性的做大,但是规划中并没有更多体现出这种做强的本意。

不过,强调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比重,应该不仅仅是做大的结果,兼具大而强的结果最终体现其实就是市场份额的比重。

而这次规划中的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框架和目标则是越来越清晰。

无疑,从混合动力到纯电动车的发展路径,是中国政府目前基本明确的一条思路。而要求主要乘用车企业都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产品,则未免有些要求过高。

而且,政府刻意提出某些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化目标,同样更为艰巨。但是这同样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达到有效的自主化目标,则是需要全体中国本土企业共同努力的,也需要政府有更多的鼓励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