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斐看到了希望,但是他没有猜到结局!
克莱斯勒亚太区总裁墨斐被奥本山总部解雇,对处于风雨飘零中的克莱斯勒来说,墨斐的意外离去当然非常可惜。
但一年多来,克莱斯勒始终在中国找不到方向,加之金融风暴的蔓延,墨斐离去也并不意外。
这不仅仅是墨斐的问题:墨斐的才能毋庸置疑,在他出色的运作下,通用(中国)的历程已经证明他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战略者,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经营者。墨斐的错误在于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选择了一家错误的公司。
克莱斯勒最为倚重的北美市场已经摇摇欲坠,克莱斯勒断臂求生,注定要把有限的援助资金用于尽快恢复北美业务,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放弃多年来毫无起色的中国和亚太业务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实,墨斐的调整只是克莱斯勒上周五一连串调整的一部分,包括市场、销售以及区域市场的负责人在内,接近10名高管调离或者彻底离开克莱斯勒。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克莱斯勒试图讨好政府的一部分。由于克莱斯勒一直倚重的北美市场自身失血已经极为严重,如果不能在明年3月份之前止血,克莱斯勒与他们的投资人很难看到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所以,在每年销量不足2万辆的中国市场,墨斐的话语权和空间实在有限。在这个市场上,克莱斯勒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缺乏一家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这类合作对建立起销售和生产至关重要。而由于没有像通用和福特那样,在中国找到有执行力和话语权的合作伙伴,克莱斯勒在中国浪费了不少时间。
因此,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并遵循通用汽车和福特的做法发展本地供应商,这本来是墨斐最擅长之处,在他执掌通用(中国)的几十年过程中,他已经深谙其道。
克莱斯勒当初的想法,是借助墨斐出色的政府资源和熟谙中国不同地区汽车集团之间的各种规则,迅速帮助克莱斯勒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落地中国。
但是这次克莱斯勒和墨斐都失算了。实事求是地说,墨斐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摇摇欲坠的克莱斯勒中国业务是不现实的,陈旧而不合时宜的产品、复杂的合作关系、渺茫的新车型计划都使得克莱斯勒注定要比其他两家美国汽车巨头更为脆弱,金融危机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家固执而不愿改变的美国车商破灭的时间,而这,能干如墨斐,显然也无能为力。
希望腾挪出克莱斯勒(中国)一片天空的墨斐壮志未酬,未料迎来中途出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