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食品工业网】目前,我国小规模经营的奶农生产的牛奶约占市场的60%。同时,在许多地区,养奶牛是许多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虽然他们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决不能因此把他们排挤出牛奶生产者的行列。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经验和教训,会使我们少走弯路。“工厂化”养殖的老路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引发新的疫病暴发、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借鉴这些经验,大力发展家庭牧场,通过政府正确引导,把一些具备条件的散养农户逐步升级为饲养规模从几十头到一二百头不等的家庭农场,是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通往现代奶业的科学发展之路。    

    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应更多地用于扶持小规模农户,使那些具备条件的农户逐步由散养户升级为家庭牧场。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    

    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    

    奶牛养殖本来就是高风险的产业。如果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场,会面临更多风险;如果分户养,风险相对来说会分散很多。再说,养奶牛投资比较大,不像养猪养鸡。可以说中国奶业这些年如果不是动用了全民的力量,是不会实现这么快的发展。我不敢说公司加农户这种模式是最合理的,但是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我们应该去发掘一些中间合作组织,发动政府提高应急管理,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对奶农进行教育。    

    ■北京百合农联科技公司董事长乔富龙:    

    加强奶农专业合作社建设    

    几乎所有奶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都证明,奶农专业合作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是最佳的奶业模式。虽然目前是我国奶业最艰难时期,但我看到的却是发展机遇。    

    各级政府应集中精力在各养殖村组建统一的奶农专业合作社,成立区级和省级奶农专业合作社联社。让奶农专业合作社整合奶站,同时逐步改造液态奶乳品加工企业优质巴氏鲜奶加工设备,生产发达国家通用的“百利包”。    

    这样可以杜绝个人的掺杂使假行为,奶站和乳品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将被打破,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和利益都将得到长久保证,大量宰杀奶牛的现象自然就不会发生。    

    奶源的稳定和质量保证也自然会把一些好处传导到市场环节,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