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的日子里,街头到处都是涌动的欢乐人群。而在这个到处宣扬“吾国吾民”的日子里,不由得让从事汽车行当的人想起了所谓“国民车”。每个能够生产汽车的国家,都盼望着拥有令自己引以为豪的“国民车”,不管是汽车强国德国,还是“弱国”捷克,但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够有自己真正的“国民车”呢,我们在期待。

  美国:福特T型车

  T型车及其流水线生产方式,不仅定义了国民车:它是小型的、符合大众需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价格上让普通人轻松拥有:从1908年开始面世,到1927年停产,福特T创下了累计生产1500万辆的纪录。它的价格也从最初的850美元降到了265美元,只是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德国:甲壳虫

  希特勒提出这个设想,到波尔舍将它造出来,整整一代德国人都在盼望着它,尽管因为二次世界大战,使它姗姗来迟,但正是因为等待,才使它成为德国人的爱车的不二之选,成为德国家庭的一员。这种对于汽车的温情,在迪斯尼1969年的喜剧片《Ilovebug》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尔夫

  作为甲壳虫的继任,高尔夫的成功也不在它之下。而它在中国推出时,却犯了一个“国民车”不该有的错误:高价待沽(毕竟欧元和人民币的比率是很大的),致使应者寥寥。不过在南北大众联手降价之后,它的优势也逐渐显现。

  日本:花冠

  日本车似乎生来就具有国民车的素质:廉价而且省油,使花冠不仅成为日本国内的销售之冠而且更在全世界横行,即使对于喜好大车的美国,也一直是丰田的佳美和本田的雅阁轮流坐庄。

  意大利:菲亚特500

  绰号“Topolino”(“老鼠”之意,因其车身外形而得此名)的菲亚特500是该厂继Balilla508型汽车之后的第二款大量生产车型,在它长达40年的生命周期里共缔造了360万辆的销售成绩,可以挤入历史上最有名的车型前5位。

  捷克:斯柯达

  德国大众高层抱怨:“中国人想要的不是像POLO这样精致的小车,而是想要斯柯达那样简单的大车”。虽然并入大众旗下之后,斯柯达跟随着大众的步伐慢慢向“高端”进发,但在捷克,满街的斯柯达还是透露了它的真实出身。

  前苏联,现俄罗斯:拉达

  在冷战期间,华沙条约国和朝鲜所拥有的轿车,大部分是由前苏联生产的源于1970年问世的菲亚特124型的拉达(Lada)牌,而在前苏联解体之后,这个品牌仍然不断得到发展,并且发展出跑车、微型厢式车、SUV等。  

  法国:雪铁龙2CV

  1948年10月巴黎车展上,雪铁龙新款2CV车以其夸张的造型,完美的设计,多重的用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尽管外表古怪,然而在当时以9马力,四挡,最高时速65公里,百公里耗油仅4.5升的经济型获得了工薪阶级的青睐,从1949年10月到1990年7月,这款车共生产了387万辆。

  中国:奇瑞

  奇瑞成立之初,就旗帜鲜明的提出要造中国人买得起的汽车,从风云、QQ到东方之子,都符合了国民车的要求:功能上符合一个国家普通国民的要求,外观上符合国民普遍的审美观念;价格上符合国民普遍的购买能力,因此能够在三年内成为国产自主品牌的头牌,也就不奇怪了。

  英国:MINI

  这部可爱的、身价可算得上“豪华”的小车,尽管现在的身量已经长大了很多,但如果要一些男士们开它,还是会感到很局促。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时,在英国可是不管绅士还是淑女都是大大方方开着它上路的。时光荏苒,现在它虽然归于宝马,但英国国旗仍然是它的最经典的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