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200亿“铁道部 2013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发行完毕,期限为1年,票面利率3.8%。这可能是铁道部被撤并前的最后一次举债。
与此同时,截至2012年9月,铁道部的总负债为2.66万亿。而2012年全年全国新增信贷总额为8.2万亿。
牵一发而动全身。
“债务问题是下一步组建公司之后的事,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解决。”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3月11日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内容和考虑”回答记者提问时称。
“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铁路投资,风险自担,铁路投资下一步的融资成本将提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向本报记者称。
2.66万亿债务待解
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12年9月,铁道部总资产为4.3万亿,负债2.66万亿,资产负债率为61.81%,其中长期负债占80%。但上述机构改革方案并未对铁道部的债务偿还问题做出说明。
2013-2018年中国铁路建设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铁道部的债务主要缘于近年的铁路建设投资,2009年-2011年,铁道部负债年复合增长36.05%。
王峰3月11日还表示,机构改革的第一步是政企分开,成立铁路总公司承接铁道部的资产和负债,“债务问题留在下一步解决。”
据了解,铁道部的债务主要由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构成,铁道部撤销后,上述债务主体将发生变更。
“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牵扯到众多银行,既有全国性银行,也有地方性银行,既有大银行,也有小银行,因此一定要把债权债务关系理清。”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易纲3月10日在小组讨论时表示,铁路总公司作为一个企业经营主体,肯定要把铁道部的所有债务债权都承接过去。
“债务主体变更属于重大事项,按照正常流程,已发行的债券需要召开投资人大会表决,并在债券交易市场公告。”工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铁道部债券取得监管批准后,流程可能可以简化。”
银行对铁道部撤并后的债务安排也十分关注。
“铁道部银行存量贷款国家会安排相关机构承接,银行关心的是下一步铁道部资产划分的方案,因为贷款承接主体的资产质量直接关系到贷款的风险。”建行公司信贷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称。
全国政协委员、工行行长杨凯生3月10日参加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铁道部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比较明晰,“该是由哪个主体承接的债务,还是由哪个主体承担债务”,但必须从体制上明确分公司还是子公司,“因为银行对于单一法人客户的负债集中度是有要求的,金额不能超过一定比例,多了就说明风险集中了。”
财政兜底或新老划断
尽管铁道部债务承接方案尚未明朗,但此前作为国务院直属部门负责铁路系统建设投资,铁道部的债务取得了政府信用支持。
国家发改委2011年10月12日下发《关于明确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政府支持性质的复函》,明确提出“铁路建设债券具有政府支持地位”,使铁道部债券成为唯一的“政府支持机构债券”。
此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0月下发的《关于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也规定铁道建设债券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
“发改委当时的政策意味着,铁道部债券未来的偿付问题将由国家财政兜底,也降低了铁道部的融资成本。”联合资信评估公司某分析师向本报记者称。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3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铁路建设的债务,要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来区分,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债券要通过国家财政及其他手段来处理,经营性债务也要通过多个方式(偿还),比如财政方面的贴息、既有资产变现还贷,还有提高铁路部门经营效益。”
“现在首要问题是摸底,每一笔资产和负债都查清楚,再分类研究解决方案。”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苏明3月1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国家将继续扶持铁路建设,不仅是财政偿还债务的概念,要统筹考虑系统扶持措施。”
铁道部撤并后,政府信用支持能否延续,相关部门目前未有明确说法。上述信用评估公司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取消的概率很大。工行行长杨凯生在上述场合下也表示,铁道部政企分开后,没有国家信用支撑,没有财政兜底。
苏明对记者表示,这次机构改革,最重要的是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一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政府监督,其他的交给市场。”
郭田勇则认为,铁道部债务问题应按照“新老划断”原则处理,“原有债务由国家财政兜底,新增债务融资遵照市场化原则,政府信用不再支持。”
失去政府信用支持,铁路建设融资成本将会大幅上升。对此,郭田勇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化的结果应该让市场解决,设立一家总公司还不够,需要把目前的铁路资产分拆成2-3家铁路公司,形成竞争,还可以引入民间资本。”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1月17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进一步拓宽铁路建设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企业及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争取尽快设立国家铁路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