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药品种大幅上调价格后,不少企业开始谋求定位高端人群的发展路线。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曾表示,尽管东阿阿胶3年内提价9次,但其价格仍被低估。


         “奢侈”的不是药品本身,而是中医药流传数以千载的历史文化的价值积淀。他提出“东阿阿胶的文化影响和价值回归工程”,并不断开发更高端的产品。

         2013-2017年中药材市场运营态势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资深营销人士杨昌顺分析说,中医药能满足老百姓多元化的需求,部分产品成为奢侈品也不难理解。事实上,欲打造为“奢侈品”的中药品种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经典国药,不仅制作工艺讲究,原料药更显弥足珍贵,绝密品种势如破竹。以同仁堂为例,除安宫牛黄丸、阿胶,同仁堂还有西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丸等多个瑰宝级属自主定价品种,均具备后续提价潜力。

         而在中国医保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的理解中,从药材到饮片的炮制,包含了中国中药加工的精髓,很多炮制工艺都是国家绝密,因此真正好的中成药,高价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

         尽管“奢侈品”属性决定提价能力,但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品种绝不能被价格绑架,并非所有的中药品种都可以走“奢侈品”这条路线。目前国内中药也仅部分涉及养生、保健等名贵药材奢侈品化。因此,即使对部分已开始向奢侈品迈进的中药品种而言,其最终能否成功,还要回归至企业及产品品牌本身。

         于志斌分析认为:“药品毕竟是民生产品,除市场定价,政府的价格干预必不可少,但中成药价需分类管理。对于野生药材、国家保密加工工艺、非民生必需产品等品种,需适当放开价格,对于民生药品,在严把质量标准的情况下需适当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