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后,与业内人士聊天,几乎一致认为人民币应该贬值,理由则众说纷纭。
一位对海外市场客户非常了解的朋友称,虽然面临各种问题,但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潜力最好的市场,这毋庸置疑。国际资本并非不想持有人民币资产,事实上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只等汇率调整到位。否则,以目前境内资产的估值水平,再加上一道潜在的汇兑损失,显然是不划算的。不如干脆一次贬到位,让市场预期稳定,尽管这要冒一些超调的风险。
一位外资银行朋友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本币成为国际货币并不意味着不能贬值,二者没有因果联系。成为国际货币后,市场使用者的资产和负债都用本币计价,汇率的波动不会造成账面损益,此其一;其二则是,如果本币的国际化受到认可,投资人还会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来优化自己的财务结构,也即用本币负债,但将资产配置到外币上去,这一策略本身就可以规避汇率风险。
他反问说,从次贷危机至今所谓的新兴市场投资机会,不就是从美元和欧元市场融得低成本资金,再在币值呈现上升趋势的新兴市场进行投资吗?这是利差、汇差通吃的打法。目前在中国迫切希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境外投资时,本币负债和外币资产策略还会吸引更多人使用人民币,因为用人民币负债更划算。
更关键的问题是,美元和欧元贬值削弱了其储备货币的地位吗?不仅没有,两大货币区的经济调整还因此受益,反过来又继续巩固了其储备货币的地位。事实上,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担心货币错配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压力:在本币尚未成为广泛认可的国际货币情况下,资产用本币计价而负债用外币计价。现有研究文献告诉我们,拉美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都源自于这种过于大意的错配。无他,货币当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竭尽全力维持汇率坚挺,以延缓资本外流。
有意思的是,成为国际市场上被认可的国际货币,实际上也赋予了一个经济体更自主的动用汇率工具去调节经济失衡的能力。在人类尚没有成功演化出超主权货币的当下,这种选择权毫无疑问是一份奢侈的礼物。为什么还有人对此而感到恐惧呢?
当然,这也不是说本币成为国际货币后,一个国家资本项目下的收支就此大门洞开,畅通无阻。央行[微博]副行长易纲本周一就用了“清洁浮动”一词来描绘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最近事实上也支持各成员国更主动监控“不清洁”的跨境资本流动。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洁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目标,而非实现最终目标的手段。而通过什么手段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市场目前显然有着更高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