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而当前我国银行业却问题重重,如何应对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提高其竞争力,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分析框架: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加入产权这一重要因素,找出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前两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及产权、竞争基本理论知识,包括SCP分析范式中各个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关系,产权、竞争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文章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部分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产权结构,并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及与国外银行业的对比情况,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指出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的两大重要因素:产权与竞争。根据第三部分的结论,在最后一部分,笔者简要回顾了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后,提出了当前我国银行改革的一些政策建议。 引言 7-1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7-8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9 三、内容安排 9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9-11 第一部分 结构、行为、绩效模型理论基础 11-19 一、关于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1-15 (一) 市场集中度 11-13 (二) 规模经济 13-14 (三) 产品差别化 14-15 二、关于市场行为 15-16 三、关于市场绩效 16-17 四、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 17-18 五、经验研究综述 18-19 第二部分 产权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 19-27 一、产权的重要性 19-22 (一) 产权与经济增长 19-21 (二) 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 21 (三) 适宜经济增长的产权制度 21-22 二.竞争市场的重要性 22-23 三.产权与市场竞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超产权论 23-27 (一).超产权论的提出 23-24 (二) 超产权论的内涵 24-26 (三) 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 26-27 第三部分 我国银行业的结构、产权、行为、绩效及实证分析 27-50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 27-37 (一) 我国银行业的规模分析 27-28 (二) 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分析 28-29 (三) 银行业规模经济分析 29-30 (四) 银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30-31 (五) 银行业产品差别化分析 31 (六) 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市场类型 31-35 (七) 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迁过程 35-36 (八)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6-37 二、我国银行业产权结构的分析 37-41 (一)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概况 37-38 (二) 国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概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38 (三) 产权改革对银行改革的影响 38-41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 41-44 四、我国银行业绩效分析 44-50 (一) 各类商业银行的绩效对比分析 44-45 (二)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45-50 第四部分 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模式 50-54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50-51 二.我国银行业的总体改革思路 51-54 (一) 我国银行业近期改革的目标 51-52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思路 52-54 附表 54-60 计量 电脑版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