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采取降低高炉铁损、以郊区煤替代贵州煤和使用小烧结矿三大措施,10月份以来,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步上扬,高炉铁损大幅度降低,成本、焦比、铁损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2月16日,新钢钒炼铁厂新3号高炉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应对严峻形势,切实降低生铁成本,新3号高炉在生产组织上坚持贯彻“反冒进、反贪婪、反侥幸,失常就是事故”的操作理念,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高炉生产稳定顺行,生铁成本不断降低。
该高炉针对原燃料条件不稳定,高炉生产出现波动,产量和成本受到影响的不利局面,在经过对炉况认真细致的分析后,结合大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自身特点,打破高炉常规的调剂思路,果断地将高炉操作制度由原来的开中心改进为发展边缘气流,同时配合下部调剂。这一操作制度的实施,不仅迅速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还较大幅度地改善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铁损指标也由年初的14%降低至目前的5%,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解决炼铁厂烧结矿生产能力不足的难题,该高炉积极探索小粒度烧结矿的回收和使用经验。他们通过合理的装入制度,在使用小烧结矿后,炉况更加稳定,每月可回收使用小粒度烧结矿6000吨,在缓解全厂烧结矿紧张局面的同时,还降低了昂贵的球团矿用量,每月降成本达120万元。
为有效打通长期依赖贵州煤这一限制生铁成本的主要环节,从11月12日开始,他们积极配合公司实施贵州煤替代工业试验,在高炉操作中以炉况稳定顺行为前提,正确处理好炉温、风量、压差与顺行的关系,并积极探索高炉上、下部调剂的有效途径,使炉况达到相对稳定;炉前精心操作、杜绝事故,按料批出尽渣铁,为守全风创造条件。目前,该高炉贵州煤配比由65%下降到35%,每月用量由8万吨下降到4.2万吨,按与普通煤200元/吨差价折算,每月可降低生产成本7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