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承办的“首届中国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于近日在北京举行。针对目前新能源发展现状,与会专家表示,在政府、企业、海外投资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期,同时,新能源产业存在的技术水平低和装备能力差等问题依旧严峻。
政府:“一限制二鼓励”双拳出击
“政府除了严格限制高消耗产业发展,推进节能降耗工作12项整改措施以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陆续出台了支持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新能源企业优惠,通过‘十一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资金投入,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国内外金融机构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为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资金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在发言中如是说。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鼓励生产和消费新能源。国家政策和规划要求,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来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的服务体系,加快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一批国字号企业集团与保定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参与建设保定中国电谷。”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学禄对记者说,“目前,国家电力集团、中国兵装集团已经在我们那里有一系列重大投资。兵装集团未来五年内在中国电谷投资300亿元,正式合同签订和第一个产业园的奠基将在本月下旬举行。”
“可再生能源现在还不具备和化石能源竞争的能力,要把政策研究透,得到国家的支持。国家的投资渠道上,在哪个方面支持可再生能源也必须要弄清。”一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告诉记者。
“小企业”与“大企业”并驾齐驱
“我们工作重点,生动一点来说,主要是育苗和造林,做税收、资本、技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战略上主要是培养生力军,也就是新生的小企业。”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梁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涌现出大量新兴技术企业,但是规模都很小。光伏产业上我们扶持了将近300多家的新兴企业,像无锡尚德就是得到我们的支持,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发展起来。包括我们对于节能技术投入将近300多项。”
2006年5月,火炬中心、技术市场中心、创新基金中心合并组建成立新的火炬中心,在科技部定格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及其环境建设的一个主要的工作板块。2007年6月份,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健全了整个火炬中心的政策工具。
“我们技术的创业政策主要是通过直接资助、间接资助两种方式。”据梁桂介绍,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从2004年开始建立在保定的新能源和设备集群,包括在无锡、成都其他地区整个集群的产业。“今年工作重点主要是形成创新网络、并在技术联盟、创新平台上给予大力支持。”梁桂如是说。
与此同时,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国内大型能源集团,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领域。
“我们现在拥有煤层气是3万亿立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30亿立方米煤层气处理厂正在建设中。2008年我国第一个煤层气田将投产。”中石油天然气副总裁胡文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世界范围内银行、基金、跨国科研机构也开始介入新能源企业投资市场,GE、西门子、ABB 、BP等目前已经高调进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我国保定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目前正与荷兰ECN联合建立中国风能技术研发中心。”保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马学禄向记者补充道。
新能源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着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落后,大型设备制造能力薄弱,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告诉记者。
“拿我国风电产业来说,设备供应紧张,价格不断攀升,国产设备竞争力有待增强;技术上尚未具备大规模总体设计能力,零部件加工能力比较薄弱,大部分技术是从国外引进,或者是买许可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分工也不是很明确。”一位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过去国家搞风电就是投资者从研发到测试,最后买机组都是这几家公司,从头学到尾,没有专业化,做不精、做不细,效益也不会很高,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梁桂指出,我国产业集群在低端的锁定情况表现非常严重。一个方面,高端一旦出现一些好企业,跨国公司就可能进行收购、并合,以此来保持其在中国的优势。另一方面企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难度很大,集群升级更加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中,国家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厂家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国内风电制造企业已经超过30家,导致重复引进,同水平竞争现象严重。重整机,风机零部件非常短缺。”许勤如是说。
针对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瓶颈,许勤指出一下几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示范。第二,要加强新能源体系化建设,加速科技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大型新能源体系。第三,加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积极开拓并建立有效融资渠道。第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整体发展。